记叙文阅读复习.ppt

记叙文阅读复习.ppt

ID:51517233

大小:878.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3-25

记叙文阅读复习.ppt_第1页
记叙文阅读复习.ppt_第2页
记叙文阅读复习.ppt_第3页
记叙文阅读复习.ppt_第4页
记叙文阅读复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记叙文阅读复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叙文阅读1把握记叙要素、线索、顺序、人称、详略。2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和层次。3理解题旨及文章的主旨,概述主要内容4揣摩理解关键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5分析文章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6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7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中考要求记叙文阅读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所以说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

2、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线索是重要的,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线索,只有那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具体事物,才能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线索类型: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怎样找线索:①文章的标题②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线索的作用:使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记叙顺序: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3、。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表达方式:1.记叙: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必要的交代和说明。2.描写,指作者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细致的描绘与刻画。3.议论,指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4.抒情,指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

4、的思想感情。作用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5.说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和性质。描写类型及作用(人物描写)1、外貌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思想性格等情况。(作用)2、语言(对话)描写3、动作(行动)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作用)4、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

5、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作用)5、神态描写:指对人的脸部表情的描写。描写类型(环境描写)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2)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1、交待要素(暗示时间)。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心情。4、推动情节发展、预示结局。5、帮助塑造人物性格。描写角度:A、正面描写:直接对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质B、侧面描写:通过他人言行衬托人物的某种感

6、情和性格特征。细节描写,也是刻画人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对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微末节所作的描写。记叙文中的抒情分类:一种是作者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叫直接抒情。一种是寓情于景或托物抒情,叫间接抒情。作用: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记叙文的人称及其作用:第一人称使人感到亲切自然,真实。与读者没有距离;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第二人称最贴近读者,便于情感交流,使人感到特别亲切,但用得不多;第三人称,是以“他”叙事。运用第三人称叙事,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便于叙述和议论渲染、烘托、设置悬念、伏笔、铺

7、垫、动静结合、点面结合、对比、象征、讽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欲扬先抑)记叙文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极其作用(1)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2)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 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3)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4)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

8、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5)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6)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