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_03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ppt

食品毒理学_03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ppt

ID:51541470

大小:404.34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3-23

食品毒理学_03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ppt_第1页
食品毒理学_03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ppt_第2页
食品毒理学_03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ppt_第3页
食品毒理学_03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ppt_第4页
食品毒理学_03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品毒理学_03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毒理学化学等统计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生物学确定各类外源化学物质对人体作用的安全剂量(-)代谢和药动学(+)排除(U)亚急性毒性实验(S)接受(-)接受(?)慢性毒性(-)接受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决定树分析被检物质(定性)暴露分析(定量)急性毒性(-)遗传毒性(+)排除(+)排除(+)排除(+)排除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决定树分析+:毒性不可接受-:不表示毒性不可接受?:证据不足S:已知代谢途径并且安全U:代谢途径未知一.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四个阶段的内容1.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2.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

2、、短期喂养试验3.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4.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第四阶段第三阶段第二阶段第一阶段被检物质(定性)暴露分析(定量)急性毒性(+)排除(-)遗传毒性(-)代谢和药动学(+)排除(+)排除(U)亚急性毒性实验(S)接受(+)排除(-)接受(?)慢性毒性(+)排除(-)接受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决定树分析二.对不同受试物选择毒性试验的原则1.我国创新:四个阶段的试验2.与已知允许使用的某物质结构类似的物质:先进行前三阶段试验3.国外已知可用:前两阶段试验4.略第二节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方法与结果判定进行食品安全性评价时需要考

3、虑的因素结定果判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方法与目的一.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方法与目的准备工作第一阶段确定各类外源化学物质对人体作用的安全剂量收集其基本材料了解其使用情况选用合适的形式收集相关资料试验的目的试验的设计LD50的计算方法试验的局限性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30天喂养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代谢试验基本概念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的简化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前期工作: 外源化学物的定性、定量分析(1)取样(3)分析(2)萃取和净化①液-液萃取②固相萃取①各种光谱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②色谱可以分离、纯化几乎所有化学物质→定量(一)试验前的准备工

4、作1.收集受试物质的基本材料2.了解受试物质的使用情况3.选用与人类实际接触的产品形式进行试验4.收集已有的相关毒理学资料被检物质(定性)暴露分析(定量)急性毒性(+)排除(-)遗传毒性(-)代谢和药动学(+)排除(+)排除(U)亚急性毒性实验(S)接受(+)排除(-)接受(?)慢性毒性(+)排除(-)接受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决定树分析(二)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1.试验目的:主要是测定LD503.试验结果判定:2.试验方法:略(1)LD50剂量小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10倍→放弃(2)LD50剂量大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10倍→进入下一轮实验LD50越小,该物质

5、的毒性越大被检物质(定性)暴露分析(定量)急性毒性(+)排除(-)遗传毒性(-)代谢和药动学(+)排除(+)排除(U)亚急性毒性实验(S)接受(+)排除(-)接受(?)慢性毒性(+)排除(-)接受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决定树分析(三)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30天喂养试验1.遗传毒性试验(1)试验目的:对受试物的遗传毒性以及是否具有潜在致癌作用进行筛选。(2)典型的致突变试验:5类②③④⑤①典型的致突变试验典型的致突变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微核试验精子畸形分析显性致死试验(3)试验结果判定:从以下a、b、c三个选项中各选择

6、一项进行试验: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体内试验体外试验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判定体内、体外各有一项或以上试验阳性一项体内试验为阳性两项体外试验呈阳性三项试验均为阴性放弃下一阶段再选两项备选试验(至少一项为体内试验)两阴→下一阶段一阳→综合判断2.传统致畸试验:结果判定如果在任何一个剂量组观察到受试物的致畸作用,则放弃该受试物用于食品;如果观察到有胚胎毒性,则应进行进一步的繁殖试验。3.蓄积试验/代谢和药动学/短期喂养实验1.只需作前两阶段实验时,需作短期喂养实验→作出综合评价2.喂养时间:一般不超过30d3.蓄积试验/代谢和药动学/短期喂养实验(1)试验目的:①求出

7、蓄积系数K,了解受试物蓄积毒性的强弱。②评价该物质是否具有潜在的慢性毒性危害,并为后续试验的剂量选择提供参考。(2)试验方法:①蓄积系数法②生物半衰期法(3)试验结果的判定若未发现明显的毒性作用,可综合其它各项试验结果,作出初步评价;若试验中发现明显的毒性作用,尤其是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具有蓄积效应)时,则考虑进一步的毒性试验。被检物质(定性)暴露分析(定量)急性毒性(+)排除(-)遗传毒性(-)代谢和药动学(+)排除(+)排除(U)亚急性毒性实验(S)接受(+)排除(-)接受(?)慢性毒性(+)排除(-)接受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决定树分析(四)第三阶

8、段:亚慢性毒性试验90天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1.试验目的:承前启后剂量&剂量-效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