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如何培养.doc

也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如何培养.doc

ID:51608190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4

也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如何培养.doc_第1页
也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如何培养.doc_第2页
也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如何培养.doc_第3页
也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如何培养.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也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如何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也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如何培养摘要:小学生不善将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认知结构往往缺损,考虑问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抓好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掌握应用题结构能力的培养,传授一些速算方法,搞好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传授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看法。一、类比迁移,培养思维“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

2、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善于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到复朵的现象屮,抓住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小学生认知结构往往缺损,不善于将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考虑问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以下二点:1•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数的分解能力是数的概括的核心。如教20以内加法,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和如何组成,引导将20以内的数比较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与分解练习。2.让儿童逐步掌握简单推理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行类比推理。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

3、的步骤,让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2-4的乘法口诀的可信性,还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特点,模仿老师做法去试一试,推导出5—6的乘法口诀,获得成功后就与孩子一起总结几个步骤:①摆出实物;提供思维材料;②列出加法式子结果;③列出乘法式子,说明结果就是加法式子结果;④用乘法式子的已知数和结果构造口诀。让学生按步骤来独立推导7—8的乘法口诀。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不同情况,进行多寡不同提示点拨,使独立思维逐步发展。到推导9的乘法口诀时有学生已几乎完全能进行推导了,而大多数学生的思维能力都

4、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3•培养掌握应用题结构的能力狠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不受题屮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重要一环。低年级受年龄知识限制,思维局限大,教学中可采取多种方法,如:补充条件和问题,不变题意而改变叙述方法,根据问题说所需条件,扩题训练,拆应用题缩题训练,审题训练,自编应舟题训练等筹,拓展学生思维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二、合理联想,培养思维“敏捷性”思维敏捷性是指一个人进行思维活动时具有当机立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在运算过程的正确迅速,观察问题的避繁就简,思维过程的简洁敏捷。因此

5、,我在计算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为目的,耍求学生有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办法有以下两点:1・计算教学中,要求学生止确快速对于低年级的儿童,应注意抓好学生计算的正确率的同时,狠抓速率训练,每天用一定时间进行一次速算练习。形式有口算。如“每人一题,”“一人计算,全班注视”,发现错误,立即更正或“对口令”,老师说前半句乘法口诀,全班同学回答下半句乘法口诀,让全体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速算比赛,如: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题的数量,比完成规定习题所需时间,使全班学生人人都能正确迅速地思考问题。2•计算过程中,传授一些速算

6、方法例如:在学习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借鉴珠算的长处,教给学生“互补法”使学生知道1和9,2和8,3和7,4和6等互为补数。如计算9+2时,因为9和1互为补数,就能见9想10,得11。训练学生敏锐的感知,例如:①10x5x2104-5x2104-(5x2)104-54-2②8宁4+8—48F4x84-48x44-8x4③32-84-4324-8x432+84-4o通过反复训练,引导学生合理联想,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训练学生思维敏捷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三、说意练习,培养思维“逻辑性”语言是思维的裁体,思维依靠语言,语言

7、促进思维。教师对学生加强语言的调控,训练其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能够有根有据进行思考的基础;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遵循逻辑的规律,顺序和根据,使思考问题有条理,层次分明,前后连贯。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准确无误地说出解答思路,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简洁规范,逐步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依赖于直观材料,使所学知识产生鲜明表象。同时要使学生获得准确丰富的感性知识又必须通过合乎逻辑语言引导;最后大脑借助于语言,对感知事物去伪存真,分析综合,抽象出本质特征。如教学“整万数的读法”时教师在

8、计数器上拨数,为学生认识数提供了感性材料后,首先让学生说了计算器上珠所表示的意义,在学生大脑中建立整万数表象,为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提供支柱,然后,又摆脱计算器,让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读出“0”在不同位上的五个数,再让学生说出每个数中的“0”在什么位上和它的读法。这样,使学生用讨论的方法对比整万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