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审题和立意.pptx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审题和立意.pptx

ID:51683952

大小:96.07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1-24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审题和立意.ppt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审题和立意.ppt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审题和立意.ppt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审题和立意.ppt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审题和立意.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审题和立意.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审题和立意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分析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教会学生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确立自己作文的立意。2.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三原则1.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即审题立意时必须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所给材料的意旨。忌据材料局部“断章取义”立意作文。2.筛选性原则所谓筛选性原则,即命题人所给的材料有几个不同的审题立意角度,在写作时,要对不同角度的立意进行筛选,选取自己占有材料丰富、见解新颖深刻的立意角度去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三原则3.创新性原则所谓创

2、新性原则,即立意要有独到新颖之处,要有不同于一般考生的见解,避开“大众化”,选取新视角,开拓新思维,发表新见解。但创新不可脱离原材料,观点要能自圆其说,否则,立意就偏离题意了。实战演练材料:画家费尽心力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不小心将一桶滴油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要放弃这幅画,冷静下来后,他反复变转角度看那个墨迹,随后,在墨迹上涂了几笔,墨迹变成了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分析试分析以下观点中,选出你认为可以概括材料立意的项()A.创新塑造成功。B.天生我材必有用。C.做人不能被失误打倒。D.要战胜困难

3、才能成功。E.挫折不可怕,战胜挫折才能成功。F.人要从不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G.人要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就需要聪明过人的智慧、灵活变通地思维、高超绝妙的技艺。H.成功往往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理解存在一点偏差,应判基本符合题意,内容项在三档打分。抓住了材料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深入理解画家成功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内容只评为二类。准确地理解材料,应判切合题意,内容项在一档打分。方法解析1.提炼中心法提炼中心法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

4、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分析提示: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

5、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①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②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实战练习【材料】记者问:你最想和哪个后卫合作?姚明说:这个名单很长很长。有时候你不能挑你希望的东西,你得去适应你自己可以拥有的东西。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方法解析2.抓关键语句法善于抓住关键语句,关键语一般是材料的“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关键语句

6、要么是所给材料中议论性的语句,要么是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语句,要么是人与人或物与物之间的对话,要么是转折复句“但是”后面的分句。方法步骤1.诵读材料,抓住主要对象。(人事物)2.抓住关键语句。(重复出现或议论抒情的句子)3.联系现实(人事理),确立最佳立意。材料解析【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

7、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实战演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到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

8、,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盛过硝酸纤维素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保护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迪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的追求。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