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3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训练.doc

地理必修3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训练.doc

ID:51798723

大小:27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15

地理必修3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训练.doc_第1页
地理必修3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训练.doc_第2页
地理必修3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训练.doc_第3页
地理必修3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训练.doc_第4页
地理必修3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训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3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训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理必修3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训练选择题1.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是在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地区,有明显的界限B.区域是自然生成的,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C.区域可以有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D.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差异不大2.造成今天长江中下游地区“粮仓”地位下降的相关原因是①稠密的人口和相对较少的人均耕地②农村也以发展工业为主③稠密的水网导致较为破碎的耕地④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不利于机械化生产,粮食商品率低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④3.全球定位系统使用的实际意义是A.使人们在野外不易迷失方向B.使指南针精确度增加C.只需一颗卫星便

2、能覆盖全球D.对静止的物体进行定位4.地理信息系统工作的简要程序是A.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B.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库—表达C.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库--数据处理—表达D.信息源—数据库—数据处理—空间分析—表达5.年降水量200mm线是A.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B.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分界线C.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分界线D.湿润和干旱地区分界线6.热带雨林地区生物循环十分旺盛,养分主要储存在A.土壤中B.植物体内C.地表径流中D.枯枝落叶中7.在草原区,利用现代技术掘井扩大水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掘井愈多,愈有利于草地生态保护B.水井周围的草地,

3、获得最充足的水源而长势最茂盛C.机井数量不断增多,经济效益也就不断增长D.牲畜增长愈快,水井无限制增加,草地最终将毁灭8.下列属于适宜推广的优良固沙植物是A.松树和水杉B.樟树和杨树C.梭梭林和沙拐枣D.芦苇和桦树9.热带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是指①雨林地区大气中的水汽50%来自海洋②雨林地区大气中的水汽50%来自雨林本身③雨林地区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④雨林地区所涵养的水量高达34亿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国家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是因为那里A.经过多年开发已无荒可垦B.那里气候长冬夏短,生长期短,不利作物生长C.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巨

4、大的生态效益D.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不宜开发11.就气候类型而言,田纳西河流域属于A.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12.下列土壤中,哪种是经人类长期耕作改造形成的土壤A.红壤     B.棕壤     C.水稻土     D.灰化土13.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多雨年份会加快土地荒漠化的进程B.山地丘陵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C.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D.气候因素对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因素14.下列不是世界上热带雨林分布区的是A.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区B.中美洲加勒比海C.非洲

5、刚果河流域D.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15.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人工多层经济林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什么因素A.降水B.地形C.热量D.光照16.日本的森林资源极其丰富,但日本每年却要大量进口木材,特别是一次性筷子几乎全靠进口。日本大量进口木材和一次性筷子是因为A.日本的木材质量太差B.一次性筷子的生产量是劳动密集型工业,日本不会生产C.为了大力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D.国内的木材不能满足本国需求17.你认为一次性筷子使用过后最好的处理方式是A.焚烧B.卫生填埋C.作为造纸原料D.出口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8-19题。50年代60年代70年代

6、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246018.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19.为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来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20.以下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特点的

7、是A.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B.河湖面积广,水产业发达C.经济作物有油菜、棉花D.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21.下列能源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是A.水能B.风能C.生物能D.天然气22.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A.重化工基地B.综合性工业基地C.商品棉基地D.热带作物基地23.田纳西河流域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A.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B.大面积高强度种植小麦C.气候变得干旱D.大量放牧牲畜24.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A.丰富的矿产资源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C.便利的航运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