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探究生导师学术休假制度刍议

高校探究生导师学术休假制度刍议

ID:5191434

大小:3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05

高校探究生导师学术休假制度刍议_第1页
高校探究生导师学术休假制度刍议_第2页
高校探究生导师学术休假制度刍议_第3页
高校探究生导师学术休假制度刍议_第4页
高校探究生导师学术休假制度刍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探究生导师学术休假制度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校探究生导师学术休假制度刍议  摘要:文章对建立导师学术休假的必要性以及我国导师学术休假的现状作了分析,重点介绍了构建导师学术休假制度的实施策略,总结了为建立具有中国大学特色的学术休假制度而需逐步营造的导师学术休假的政策环境。关键词:研究生导师;学术休假;必要性分析;现状分析;实施策略;政策环境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5-0253-020引言学术休假制度源于19世纪末美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首创,是其提升教师能力、促进职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制度形式[1]。学术休假可以缓解长期工作给教师带来

2、的职业倦怠,有助于教师在脱离教学安排压力的宽松状态下,进行有兴趣、有价值、富有开创性的深度研究和自由探索,能够激发新的工作动力、创造活力、发展潜力。目前,在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处于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功能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创造性地推进研究生导师学术休假制度,有利于提升导师学术研究水平和指导能力,激活导师队伍发展潜能。1建立导师学术休假的必要性分析8卡特·古德指出:学术休假是在教师为学校连续服务规定的年数后,通过全部或部分补偿的休假提供给教师自我提高之机会的一个计划[2]。随着该项制度的不断发展,慢慢演化成为一个提升教师水平、激励教师士气的重要制度。在我国研究

3、生教育规模的快速膨胀期,建立完善并施导师学术休假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1消除职业倦怠的影响。教师的职业生涯是一个不断变化、持续更新、循环发展的一个规律性的周期,尤其对于导师这一特殊群体,在指导若干届学生之后,会出现创造力停滞期、工作热情消褪期。为此,通过实施以一定时间学术休假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发展项目,让导师以兴趣为牵引进行自由探索和学术充电,享受与平时一样的工资待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职业倦怠。1.2彰显导师群体的荣誉。导师是高等学校办学群体中的中坚和精英,在我国的目前教育体制下,这种荣誉并没有体现出来。学校通常在导师管理上,对其论文数量、项目等

4、级、科研经费等硬要求大大高于一般教师,这些指标与招生指标、导师资格相挂钩,对导师而言,付出的多,得到的却不多,难以形成正反馈效应。建立导师学术休假制度,可以突出导师的特殊待遇,强化个体的光荣感。1.38推进队伍建设开放化。从一般意义上讲,导师队伍建设与师资建设的最大的共同之处就是要通过开放和流动保持发展活力,而最大的不同指出也在于此,导师队伍建设对开放程度、频度、力度的要求更高。通过建立学术休假制度,有组织并在一定规范之下促使导师进行相对宽松、具有比较完整形态的学术交流和国际化的学术“旅行”,可以更好地开阔学术视野,扩大对外合作的深度和广度。1.4缓解教学科

5、研的矛盾。教学与科研是教师在高等学校工作的两个基本任务,对于导师而言,在时间、精力、投入上如何有效地对教学、科研任务进行分配,是一个很难调和的问题。通过学术休假,可以让导师脱离现实的教学任务,潜心做一些以兴趣为牵引、以研究为基础的工作,在一定区间缓解现实任务带来的影响。2我国导师学术休假制度现状分析在我国,学术休假制度是一个“可选项”,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中指出:为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水平,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对教学任务较重的副教授以上教师实行学术休假制度。目前,我国只有少数高等学校明确地确立了导师学术休假制度,在大部分高校中并未普遍实

6、行。2.18重视度差,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窘境”。高校目前,对教师的管理理念是从“受管理者”出发,缺乏“人本精神”,缺少“人文关怀”,缺失“学术自治”,缺位“服务功能”。据此,学校难以导师职业发展规律、个性发展需要、内心深层感受去思考问题,“学术休假”制度很自然地就成为“锦上添花”项目,成为“有条件”学校的“豪华”摆设。2.2受益面小,变成难以企及的“橱窗计划”。我国1996年设立了“春晖计划”,利用海外杰出人才的学术休假进行“柔性引进”,为海外人才提供一个回国工作的“由头”或特殊空间,国内高校教师不在之列[3]。以“春晖计划”为带动,国内部分高校自2004

7、年起也高调推行学术休假制度,但迄今为止还无法在国内找到一个真正享受学术休假的老师。2.3功利性强,异化为奖励型的“学术福利”。国内高校的学术休假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备受争议,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这种休假变成了一种“轮流做庄”的纯福利性项目,而非以学术需求为牵引,有时甚至成为一种“照顾性”的安排。从学术休假的内容看,大部分的开销是用于旅游、休闲、餐饮,使得学术休假变成了“学术度假”。2.4配套不足,缺乏导师群体的“有效响应”。按照我国高等学校普遍实施的“工资+津贴”薪酬制度,教师是要通过完成教学任务、争取科研项目来获得提高自身福利待遇,而学术休假期间教师没有教

8、学任务、难以申报课题,同时又需要自筹经费完成“休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