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宗教性总结反思

儒学宗教性总结反思

ID:5207140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6

儒学宗教性总结反思_第1页
儒学宗教性总结反思_第2页
儒学宗教性总结反思_第3页
儒学宗教性总结反思_第4页
儒学宗教性总结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学宗教性总结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儒学宗教性的总结与反思【摘要】儒学是否为宗教,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清朝末年,康有为就率先提出儒学宗教论观点,但是蔡元培、章太炎、陈独秀等学界名流纷纷撰写文章予以批驳。随着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第一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等力辩儒学不是宗教,第二代人物唐君毅、牟宗三等基于与西方文化抗衡与护持中国文化精神的心结,开始以新的视域认识、掘发、诠解儒家、儒学中所蕴含的宗教精神。第三代人物杜维明、刘述先等,对神性与人性、道德精神与宗教精神、终极关怀与现实关怀、内在超越与纯粹超越的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本文将从近代以来学者的思考中反思与总结儒学是否为宗教的看法。【关键词】儒家;宗教;康有为;新文化运

2、动;新儒家儒学是“学”,还是“教”?倘若是“教”,那么,它是“教化”之“教”,还是“宗教”之“教”?儒学是否为宗教,这是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虽然每一次争论都未能取得一致看法,但是继续深入讨论这些问题,对于认识儒学的本质及其功能很有意义。早在19世纪末,中国学术思想界就曾展开过一场激烈的论证,而一直到现在的新儒家,也没有人得出一个令所有人都信服的结论。清朝末年,康有为就率先提出儒学宗教论观点。1898年,康有为就在其名噪一时的《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就儒教的产生、发展,以及儒教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用今文经学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在书中不断出现“儒教为孔子所创”、“孔子创儒教改制

3、”、“六经皆孔子改制所作”、“鲁国全从儒教”、“儒教遍传天下战国秦汉间尤胜”、“武帝后儒教一统”等字眼,把“述而不作”的孔子塑造成托古改制的“素王”,把儒学创始人孔子奉为“万世教主”,把儒学改造为“儒教”,把儒学发展史描述为与欧洲基督教的发展相类似的儒教史。从而不仅说明儒学是宗教,孔子是儒教的教主,而且也说明儒教是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全民信仰的“正宗大教”。至此,中国近代史上开始掀起了一场颇具影响的儒学宗教化、国教化运动。1898,康有为在《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写道,孔子是儒教的创始人,是“文明世之教主”、“改制之教主”。1903,他又在《中庸注》中提到:“孔子即改制创教

4、,弟子传道遍天下,或为卿相而立法,或为友教士大夫而变俗。”即,儒教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广泛教徒的宗教。然而,康有为出此言论另有目的,他是为了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从而得以打着孔子“托古改制”的金字招牌,为自己的变法改革寻找根据。不久,康有为的弟子梁启超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首先什么是宗教?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说言简意赅地指出:“所谓宗教者,专指迷信信仰而言,其权力范围乃在躯壳界之外,以魂灵为根据,以礼拜为仪式,以脱离尘世为目的,以涅槃天国为究竟,以来世祸福为法门,诸教虽有精粗大小之不同,而其概则一也。”“窒人思想自由”,孔子之教“其所教者,专在世界国家之事,伦理道德之道,孔教所以

5、特异于群教者在是”也就是,尽管宗教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但它们在“迷信信仰”是一样的,使人愚昧“非使人进步”,而儒家教人以“伦理道德”,从而断言“孔教之性质与群教不同”。在梁启超的另一篇《从孔子教义实际裨益于今日国》中,他认为“孔子始终未尝自言为非人,未尝以神通力结信于其徒”。与此同时,康有为的另一弟子陈焕章接连发表文章,在《论孔教是一宗教》一文中据理力争地阐述道:“孔教之为宗教也,数千年于兹矣”。在《论中国今日当昌明孔教》中,陈焕章继续强调:“孔教者,中国之灵魂也。孔教存则国存,孔教昌则国昌。”(6)并联合严复、夏曾佑等人以孔教会的名义,向参、众两院提出“请定孔教为国教”的请愿书。在儒学宗教论

6、及立孔教为国教的声浪中,蔡元培、章太炎、陈独秀等学界名流纷纷撰写文章予以批驳。在《新青年》3卷8号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孔子非宗教家,……而所言者,皆伦理学、教育学、政治学之范围。”“自狭义宗教言之,必有神秘思想,而孔子又无之”这篇《致许崇请信》,便出自蔡元培的笔下。章太炎也在《国学概论》一针见血地指出,虽然孔子很重视祭祀等事,但“‘祭神如神在’的‘如’字已明白告诉我们是没有神的。”孔子的功绩在于“制历史,布文籍,振学术,平阶级”,以文尊孔子。“犹匠师之奉鲁班,缝人之奉轩辕,胥史之奉萧何,各尊其师”;在《驳建立孔教议》一文中,章太炎说,若说孔子为教主,“是则轩辕、鲁班、萧何亦居然各为教主矣”。

7、至于陈独秀,他则坚决反对反对定孔教为国教。他指出,由于孔子生活在一个古代宗教思想未衰的时代,所以有时他也“言天言鬼”,但那不过是“假借古说,以隆人治”。在《答俞颂华》中,陈独秀阐明了自己对于“孔教”二字的看法。他认为,这无非就是“借古说以伸己意”,并非“宗教家所谓有命令的、拟人格的主宰之神”,即如他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中所言一样,“孔教绝无宗教之实质与仪式,是教化之教”,“所谓性与天道,乃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