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畴小洞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pdf

云南西畴小洞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pdf

ID:52170965

大小:992.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3

云南西畴小洞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pdf_第1页
云南西畴小洞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pdf_第2页
云南西畴小洞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pdf_第3页
云南西畴小洞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pdf_第4页
云南西畴小洞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西畴小洞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期福建地质Ge0109yofFujian59云南西畴小洞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易友根(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三明,365001)摘要西畴小洞锑矿床分布在古陆边缘相对隆起与凹陷的过渡带,与区内的同生构造相伴而生,矿体贮存在中寒武世田蓬组下段浅海陆棚相碎屑岩一热水沉积岩中,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由于受褶皱构造的影响,矿体呈似层状贮存于叠加褶皱背斜周围,产状随硅质岩层变化,属于变质热液改造的热水沉积型锑矿床。通过分析小洞锑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认为小洞矿床的外围、大锡板一带、玉麦地一带、蚂蝗箐一六卫厂等区域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关键词锑矿

2、床地质背景找矿远景云南小洞西畴小洞锑矿床隐伏于古木组灰岩之下,为中型规模,与小锡板中型锑矿东南方向相距约1km,二者产于相同的含矿层位中,矿化特征较为相近,同属变质热液改造的热水沉积型锑矿床。该类矿床的含矿层位在西畴一带分布范围广,并在落水洞一带亦发现了相同的含矿层位,从西畴往北延伸至和平一带,往南伸至小河沟一带,南北长大于15km,分布面积大于40km2,具较好的找矿前景。1大地构造背景矿床位于华南褶皱系滇东南褶皱带老君山穹隆构造[13的北部,西畴拱凹西南缘,文(山)麻(栗坡)断裂带嗍中段北侧及马关断裂西侧附近。矿区南连越北古陆,北邻扬

3、子准地台,处于二者夹持的裂陷海槽内(图1)。区域内地壳活动经历了由地槽(加里东期)到地台(华力西),再到地槽(印支期)的多次复杂演化过程,发生多幕断陷沉积、褶皱隆升及岩浆活动①,并在裂陷槽内形成一系列相对隆起与凹陷的区域,如个旧、文山、西畴均处于这些区域内,并且发育了一系列的同生断层,为区域成矿创造了良好的地质条件[3],如小锡板锑矿床、黄洞铅锌铜矿床、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以及南秧田钨矿,均处于该区域内与同沉积断层活动关系密切。2矿床成矿地质条件2.1地层含矿地层为田蓬组下段,为一套低绿片岩相的浅变质岩系,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及其含矿①云南省地

4、质矿产局,云南省区域矿产总结,2006。收稿日期:2014~02—25作者简介:易友根(1976一),男,工程师,地质矿产勘查专业。60福建地质GeologyofFLljian第34卷回:回s叵·田s田e田_7囡s因,匠,因-·因,z匹,s囡¨田-5圈;叵t,固t因,,圈钇:,囫笠厦:,困M区笛圈图1西畴小洞锑矿床区域地质矿产图Fig.1Regionalge0109icalmapofXiaodongantimonydeposit1一花枝格组;2一玄武岩;3一三叠系中统法郎组;4三叠系中统;5一三叠系下统;6一二叠系中统;7一二叠系下统;8

5、石炭系上统;9一石炭系中统;10一石炭系下统;11泥盆系上统;12一泥盆系中统;13一泥盆系下统;14一奥陶系下统;15一寒武系上统;16一寒武系中统龙哈组;17一寒武系中统田蓬组;18寒武系下统;19一花岗片麻岩;20一一般性断层;21一区域性大断层;22一地质界线及不整合界线;23一地层产状;24国界;25矿床性,田蓬组下段可细分为5个亚段。第一亚段主要岩性组合为绢云千枚岩、泥质板岩、砂泥质板岩,局部可见大理岩及锑矿化硅质岩;第二亚段岩性以硅质岩为主,次为硅质白云岩,其中硅质岩厚薄不一,一般厚度为20~50m,最厚可达70m。区内锑矿

6、体均贮存于该层位中,成因为热水沉积;第三亚段岩性组合以泥质板岩、钙泥质板岩、砂质条带泥质板岩、砂泥质板岩为主,下部局部出现厚几米至120m的浊积岩;第四亚段主要岩性组合为钙泥质第1期易友根:云南西畴小洞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61板岩、绢云泥质板岩、含石英脉绢云泥质板岩、泥质板岩、含石英脉钙泥质板岩、砂泥质板岩、变质中细粒杂砂岩等;第五亚段主要岩性组合为黑色泥质板岩、钙泥质板岩、绢云泥质板岩等。2.2构造矿床处于香坪山背斜构造的东翼,总体表现为单斜构造,局部发育了一系列次级小褶皱,与成矿有关的主要为2组走向近垂直的褶皱一叠加褶皱(

7、图2),早期北西向褶皱受晚期北东向褶皱叠加,导致区内构造形态复杂,背斜相交处表现为凸中凸,向斜相交处则为凹中凹,该叠加褶皱控矿作用明显,矿体多贮存在“凸中凸”的周围,“凹中凹”或产状由缓变陡处矿化变弱直至消失。这表明叠加褶皱产生的变形变质作用,导致背斜核部形成虚脱空间和硅质岩层碎裂,从而有利于锑等成矿物质活化迁移至扩容区(背斜核部),成为良好的储矿空间。,圈囹s圈·囹s圉s国,囱s囡,囡·。囡¨团图2西畴小洞锑矿床53线、A-Aj线地质剖面图Fig.2NO.53andA-A?explorationlineprofileofXiaoxiba

8、n0refield1一古木组;2一田蓬组下段第四亚段;3一田蓬组下段第三亚段;4一田蓬组下段第二亚段;5一田蓬组下段第一亚段;6一浊积岩;7一矿体及编号;8一不整合地质线;9一亚段界线;10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