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383-2016 成品油经营企业(加油站)诚信计量示范单位评价要求.pdf

DB34∕T 1383-2016 成品油经营企业(加油站)诚信计量示范单位评价要求.pdf

ID:52232931

大小:368.33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3-25

DB34∕T 1383-2016 成品油经营企业(加油站)诚信计量示范单位评价要求.pdf_第1页
DB34∕T 1383-2016 成品油经营企业(加油站)诚信计量示范单位评价要求.pdf_第2页
DB34∕T 1383-2016 成品油经营企业(加油站)诚信计量示范单位评价要求.pdf_第3页
DB34∕T 1383-2016 成品油经营企业(加油站)诚信计量示范单位评价要求.pdf_第4页
DB34∕T 1383-2016 成品油经营企业(加油站)诚信计量示范单位评价要求.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1383-2016 成品油经营企业(加油站)诚信计量示范单位评价要求.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17.020A20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383—2016代替DB34/T1383-2011成品油经营企业(加油站)诚信计量示范单位评价要求文稿版次选择2016-03-10发布2016-04-10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1383—201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34/T1383-2011。本标准与DB34/T1383-201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在范围中,删减了“本标准适用于已经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等内容;——增加了部分术

2、语和定义(见3);——增加了相关管理制度(见4);——增加了培育与推动的要求(见11);——增加了评价组织机构的要求(见12);——增加了复评与监督的要求(见13);——增加了安徽省诚信计量示范单位申请书(见附录A);——增加了AAA、AA、A成品油经营企业诚信计量示范单位评价细则(见附录B);——增加了成品油经营企业诚信计量示范单位监督检查表(见附录C)。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计量协会、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镇、王强、袁利根、裴学平、刘

3、心德、王志、孙晖、王景云、崔晓沪、张梅山。DB34/T1383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4/T1383-2011。IDB34/T1383—2016成品油经营企业(加油站)诚信计量示范单位评价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成品油经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诚信计量示范单位评价的要求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教育、培训与能力、信息交流与控制、分析和改进、承诺与自我评价、申请条件、评价结果、培育与推动、评价组织机构、复评与监督。本标准适用于具有合法经营资质,并有下列需求的企业:a)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诚信计量体系;b)符合所声明的计量

4、方针和承诺的计量目标;c)通过下列方式体现符合诚信计量行为规范的要求,包括:进行自我评价和承诺,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寻求外部对其诚信计量进行评价,并获得认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02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国家质检总局公告第162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成品油经营企业(加油站)从事成品油

5、零售或从事批发、零售、仓储经营活动的组织。3.2诚信计量目标为实现诚信计量的目的而规定并满足的量化要求。3.3诚信计量因素影响企业计量诚信度的要素。1DB34/T1383—20163.4诚信计量体系制定、实施诚信计量方针和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集合。4要求4.1总则4.1.1企业应按GB/T19022、《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等要求识别诚信计量因素,建立健全诚信计量管理制度,明确诚信计量管理职责,确保计量数据准确可靠;引进测量管理体系国家标准,运用先进的计量管理理念,推动计量工作的体系化管理

6、。4.1.2企业应自觉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保证计量器具合格,所提供的成品油计量准确、质量合格。4.1.3企业管理者应当制定诚信计量方针、目标,识别诚信计量因素,建立诚信计量体系并实施有效管理、控制和持续改进。4.2管理要求4.2.1管理职责企业应明确规定有关部门和岗位在诚信计量工作中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以管理内部诚信计量信息、处理相关方投诉,建立执行、保障和监督的协调机制。4.2.2管理制度涉及诚信计量的内部程序文件或规章制度等,应包括但不限于:a)诚信计量的方针、目标和承

7、诺;b)人员培训管理;c)测量设备管理;d)温度等环境监测与影响量修正;e)油品进库质量与计量验收;f)计价管理;g)顾客满意度评价管理;h)失信管理(包括失信事件报告与处理,失信预防与惩戒等);i)诚信计量目标考核管理;j)社会监督。5教育、培训与能力5.1教育和培训企业最高管理者应建立诚信计量教育、培训机制,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的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诚信计量意识,提高职业技能,使员工理解:a)诚信计量的重要性;b)个人在诚信计量管理方面的作用与职责;2DB34/T1383—2016c)个人对诚信计量的影响以及工作改

8、进带来的效益;d)违背诚信计量规定的后果;e)失信行为对个人的影响。并保存相关的记录。5.2能力关键岗位员工应按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自身的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并保存相关的记录。6信息交流与控制企业应建立诚信计量信息交流与控制管理制度,规定内部、外部信息交流的内容、范围与形式,以满足诚信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可追溯性,并保存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