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研究.pdf

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研究.pdf

ID:52234415

大小:283.9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5

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研究.pdf_第1页
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研究.pdf_第2页
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研究.pdf_第3页
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研究.pdf_第4页
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3卷第3期灾害学Vol123No132008年9月JOURNALOFCATASTROPHOLOGYSep120083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研究方国华,钟淋涓,苗苗(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摘要:分析了我国城市防洪排涝的现状以及存在防洪标准偏低、调蓄雨洪能力衰减、防洪排涝技术落后、防洪排涝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备、城市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薄等方面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我国城市防洪排涝管理的总体对策,并分别从工程保障、行政管理、公众参与监督、法规制度、经济调控和科学技术等6个方面提出包括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应与城市

2、建设相结合,考虑泄、排和滞蓄并重,强化防洪排涝应急管理,加强科学研究以及通过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监督管理等具体措施。关键词: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洪涝灾害;应急管理;资源利用中图分类号:P33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1X(2008)03-0119-05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大部分地区位于季市639个,其中达到国家防洪标准的只有236个,风气候区,降水时空变化大,洪涝旱灾害频繁。由占全部有防洪任务城市总数的37%;另有440座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我国的洪涝灾害具城市制定了防洪规划,占全

3、部有防洪任务城市的有发生频率高、受灾范围广和一旦受灾就损失严重69%。全国还有处于中小河流地段的403座城市低[2]等特点。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人口密集,于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占总数的63%。现有财富集中,一旦遭受洪灾,将造成巨大的政治影响的城市防洪标准与这些城市的社会经济地位不相和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称,在遭遇大洪水时,由于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城市化率已从1949年的1016%上升到2005年的增加和经济总量的扩大,同样的洪水造成的灾害42199%左右。截至2005年底,我国建制市总数达损失是过去

4、的几倍甚至几十倍。661座,其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城市132个,50~112城市调蓄雨洪能力衰减,城市内涝问题越来100万人口的城市108个,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为越突出[1]65个。城市洪涝灾害显著特点之一是内涝,即外城市一旦被列为有防洪任务的城市,大都十分河洪水位抬升,城区雨洪积水难以有效排除而致涝重视防治外洪,通过建设堤防来防止洪水的入侵。灾。因此,深入研究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提出城市但是,由于历史上的分部门管理,往往忽视排涝工防洪排涝安全保障对策,对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程的建设,城市原有的水面、洼地、河滩及闲置土生,保护人

5、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城市经济社地往往成为城市建设最易、“最佳”的可利用场所。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城市地区湖泊、洼地萎缩、面积减少,土地硬化程度提高,而且大量的建筑建造在原来的绿地和1我国的城市防洪排涝现状及存在的水域上,致使城市调蓄雨洪能力锐减。城市雨水得主要问题不到调蓄或滞留,导致排涝能力不足,城市内积水排向河道的时间加长,易造成内涝。目前,我国城市防洪排涝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另外,许多城市的排水管网配套建设滞后,就,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城区原有设计的排水管网很多都是建设年代已久、111多数城市防洪

6、标准偏低排放能力不够、排水标准比较低,如北京排水系目前,我国661个建制市中,有防洪任务的城统的设计标准是5年一遇,而欧美等发达国家,排3收稿日期:2007-10-29基金项目:水利部行政事业性项目(1262160600119)作者简介:方国华(1964-),女,安徽定远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及技术经济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E2mail:hhufgh@1261com120灾害学23卷水系统的设计都是100年一遇的,有些甚至达到了设没有明确的安全要求等。这些都说明,我国在300年一遇。另外,很多新建

7、居民小区未按标准新发动城市居民投入防洪减灾方面存在严重缺欠。建排水设施,而是接入原有的市政管线,加大了部分地方领导干部既存在着严重的麻痹思想,又排水负荷。一旦瞬时雨量超过道路排水系统设计缺少足够的防洪减灾知识,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洪能力,就会导致道路排水不畅。涝灾害时往往束手无策,在洪涝灾害发生的过程113城市防洪排涝技术落后中不但不能成为防灾减灾的积极因素,反而却成城市洪涝灾害防治除了依靠城市防洪工程建为防洪减灾救助的对象。设以外,还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如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新的3S技术(GIS地理信息2城市防洪排涝安

8、全保障对策系统、RS遥感、GPS卫星定位系统)等。目前,我国在城市防洪排涝中对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水平还我国城市防洪排涝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城市不高,特别是对城市老管网的布设、抢险、探测的自然地理位置以及江河洪水的特性,在流域或还缺乏预先防范的手段和措施。水系防洪工程体系的框架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