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人教版)

ID:5225708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6

八年级历史上册《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八年级历史上册《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2、能力目标通过对本的学习,培养学生描述历史事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国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

2、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历史的意识。教学的重点难点1、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2、难点:西安事变如何解决。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启发引导教学准备《松花江上》歌曲、《西安事变》片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导语:前我先播放一首歌曲《松花江上》,听后想想:这首歌反映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一曲悲怆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它唱出了

3、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懑。九一八事变这一国耻,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没齿难忘。)下面我们学习第14“难忘九一八”。二、教师出示“学习目标”。三、学生预习。(出示预习要求:预习时,请认真捕捉有效地历史信息:历史事、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意义、原因(背景)等。)四、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自主完成“导学案”的“独立试航”。——然后请一个同学在全班交流答案。五、小组合作学习:1、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我找到了哪些历史知识点、提出了哪些历史问题)。2、思考:动脑筋(第70页: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呢?)、活动与

4、探究(第73页)六、班内小组交流1、小组抢答: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要先制造柳条湖事?(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出示“九一八事变”地图,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师:“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对待日本的侵略是什么态度?(不抵抗)。我们可以从他发给张学良的密电可以看出:(出示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并分析)2、蒋介石为什么要实行“不抵抗政策”?给中国带什么危害?(引导学生分析:当时国共两党正在内战,蒋介石提出“先剿共、后抗日”的主张。)危害:只有四个多月,东三省全部沦于敌手。师:东北沦陷后,在日寇的铁蹄下,东北三千万

5、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同时日本在东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下面看一组照片。(出示日军杀害中国东北人民的照片)。师:面对日本的侵略屠杀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做的呢?(学生根据P70-71页的内容回答)过渡: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并不满足于在东北的既得利益,接着把侵略魔爪伸向了华北。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下面先看一段视频,请结合教材的内容分析:3、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对蒋介石实行“兵谏”?事变的时间、地点?你如何看待?学生看视频后回答、分析。师:蒋介石被捉到了,究竟怎样处置蒋介石呢?请同学们分析。4、

6、西安事变发生后,全国各界有什么反应?教师出示提示:从日本、美英、何应钦、宋美龄、中共等角度去考虑。师:西安事变的最终结果是得到和平解决。请同学们讨论:(活动与探究题)(出示题目: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七、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知道了那些历史知识?“两大事——两个时间——两种政策—五个人物——一个开始——一个形成”这些你知道吗?八、堂作业:高效堂作业的当堂演练。附:板书设计第14难忘九一八一、九一八事变二、西安事变时间:1931年9月18日背景:经过

7、时间:1936年12月12日结果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局部抗战开始结果:和平解决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