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上期第11周周考(含周练).ppt

2014届上期第11周周考(含周练).ppt

ID:52265723

大小:403.51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4-03

2014届上期第11周周考(含周练).ppt_第1页
2014届上期第11周周考(含周练).ppt_第2页
2014届上期第11周周考(含周练).ppt_第3页
2014届上期第11周周考(含周练).ppt_第4页
2014届上期第11周周考(含周练).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届上期第11周周考(含周练).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1周周考选择题1-6:BBCDAB,13-15:DBB抽查40人情况统计如下1:选B错16人,2:错6人,3:错1人,4:错6人,5:错2人,6:选B错24人,13:选D错33人,14:选B错21人,15:选B全对。一、现代文阅读部分1:选B错16人,2:错6人,3:错1人,题1:B项,下列关于“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选B错16人)积习成俗表明“俗”是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群的“集体无意识”,也是无需言明的默契和无需说理的律令,而这是日后施行法律的基础。解析:原文第二自然段中“成为‘法’的适用基础”的是“约定俗成”的“俗”。二、文言文部分4:错6人,5:错2人,6

2、:选B错24人,题6:B项“侯景攻陷郢州时,曾经多次想杀掉颜之推,因为颜之推做过行台郎中王才将其赦免,把他囚禁送至建业,后来颜之推回到江陵”。(选B错24人)解析:侯景攻陷郢州时,曾经多次想杀掉颜之推,依靠行台郎中王则说情才将其赦免。)原文:值侯景陷郢州,频欲杀之,赖其行台郎中王则以获免,被囚送建业。译文:正赶上侯景攻陷郢州,多次想要杀死他,依靠他的行台郎中王则说情才得以豁免,被囚禁押送到建业。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时论以此少之。译文:(颜之推)嗜好喝酒,过分任性放纵,不修边幅,当时的舆论因此轻视他。(“任纵”

3、“以”“少”各1分,句意2分,共5分)(2)天保末,从至天池,以为中书舍人,令中书郎段孝信将敕书出示之推。译文:天保末年,(颜之推)随从至天池,(显祖)准备任命(颜之推)为中书舍人,派中书郎段孝信带敕书给颜之推看。(“从”“以为”“出示”各1分,省略句式1分,句意1分,共5分)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舟中二首(其一)陈师道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

4、用壮,大壮,易卦名,乾下震上,表示阳刚盛长之象。表示风力壮猛。③三江五湖:解释不一,《尚书·禹贡》:以松江、娄江、东江为三江。《汉书·地理志》以北江、南江、中江为三江。《水经注》以太湖及其附近的四湖为五湖,《史记》以具区(太湖)、洮滆(长荡湖)、青草、洞庭、彭蠡(彭泽)为五湖。④火:这里指磷火。8.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5分)答: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的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风浪的威势。(手法2分,具体解说2分,作用1分)9.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①“恶

5、风”“黄流”寓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罢职后的愤懑之情;②“空荒”“待残更”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③借“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答对1点2分)赏析:《舟中》共有两首,这是第一首。这首七言古诗作于1094年(宋哲宗绍圣元年)。这一年因朝中党祸,苏轼被贬谪惠州安置,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等人,都因受牵连相继被贬。作者在这年春初,也被罢职务。在离开颍州(州治在今安徽阜阳)的舟中,感慨时事,写下《舟中》组诗。诗的头两句:“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写舟行之险。江上恶风卷浪,黄流湍急,风势壮猛,浪涛骇人。作者处于这样的

6、情境当中,感到惊心动魄。三四两句:“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紧承上文,以重笔渲染风浪的威势。先写风涛之迅疾,仿佛如万马破空而来,瞬息千里,次写风涛气势之猛,有横压三江五湖之概。这里,“万骑千里”是眼前所见;“气压江湖”,是心灵激荡所感。这几句把“情为境移”、“心为事慑”的景况,写得十分突出。但尚未表示由此而生的内心感慨,重点在于绘景。下面四句,则着重抒吐情怀。第五六两句:“岸上空荒火夜明,舟山坐起待残更。”表明险境之来,如此突然,难以拒抗。作者此刻身在舟中,任其颠簸,凝神远瞩,江岸上一片空旷荒凉,只见星星磷火,随风飘荡,送来点点微弱的光亮,只好在舟中坐起,静

7、待更残,“长夜漫漫何时旦”,在风涛之夜,十分盼望黎明能及早到来。诗的末尾两句:“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作者回想他二十多年以来,历尽人世的坎坷,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到此时的萧萧头白,饱尝行路艰难的滋味,此时此地,诉说不尽还家去国之情,深感进退都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还家也罢,去国也罢,全是迫于世事,旅途艰难,以致有此时的迁徙,他由此感到了人生的悲痛。综观全诗,以写江上风涛入手,以痛感世事艰虞作结。前半极写风浪的险恶,后半流露志士的悲辛,情在境中,深沉悲壮。四、语文基础知识部分13:选D错33人,14:选B错21人,15:选B全对。题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