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结构性减税的思考.doc

关于结构性减税的思考.doc

ID:52280842

大小:8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6

关于结构性减税的思考.doc_第1页
关于结构性减税的思考.doc_第2页
关于结构性减税的思考.doc_第3页
关于结构性减税的思考.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结构性减税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结构性减税的思考在城镇化稳步推进、农民T市民化提上议事U程的背景下,笔者认为,比结构性减税更重要的任务是财政体制改革,核心在于政府要缩减规模,逐步向一个服务型政府过渡,支出重点则向社保、医疗和养老及公共服务倾斜。否则,我们社保、医疗和民生不足的“地雷”在将来随时可能引爆。改革的路径首先应削减政府规模,将大部分财政性投资性职能交还给社会,让民间资本引入或扩大债券融资为农林水事务和交通运输建设提供支持,所省下来的资金集屮用于民生保障。结构性减税的空间不大从龙观上看,我国未来的民生、社保、医疗、养老支出和农民工市民

2、化将需要增加巨大的财政支出,目前的减税空间并不大,但是改革财税体制、重新定位政府功能、大力削减政府开支却有巨大的空间。目前,我国政府是集公共服务与投资建设Z任务于一身,事权复杂、目标多元,财力耗费必然巨大。因此,在不减支的情况下,结构性减税的空间有限。>>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点击合时代2011年,中国国家财政支出前十项的开支项目为:教育支出占15.1%、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占10.2%、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1%、农林水事务支出占一9.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占一7.0%、交通运输支出占一6.9%、医疗卫生支出占5.9

3、%、公共安全支出占一5.8%、国防支出占一5.5%、科学技术支出占一3.5%。目前,屮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来源各占-一半,总量差不多有10力-亿元,另外还有差不多2.5力亿~3.8力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不计入财政收入,主要源白国有十-地出让金收入,由地方政府支配使用。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的依赖源有所不同。屮央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增值税、进口消费稅和增值稅、企业所得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地方税种主要靠营业税、增值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及其他各类税收。就营业税、增值税和所得税而言,全国99%的营业税、25%的

4、增值税、40%的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归地方。笔者认为,比结构性减税更重要的任务是要实施财政体制的改革,核心是政府要缩减规模,逐步向一个服务型政府过渡,支出重点则向社保、医疗和养老及公共服务倾斜。即财政体制改革的路径首先应限制政府规模,将财政性投资支出功能交还给社会,让民间资木或扩大债券融资为农林水事务和交通运输建设提供资金,所省下的财政资金主要川于民众的服务保障。在GDP支出法屮,政府消费在GDP屮的占比稳步上升与居民消费片比明显下降形成了鲜明的对照。1978年,我国政府国家财政收入只有1000亿元的规模,1994年

5、税改时也才达到5000亿元。到2012年,我国2高收益“零风险/低门槛18%年化收益100%100元即可理财政府国家财政收入上升至11.7万亿元的规模。国家财政收入规模扩大的速度确实可以说是惊人的,可是,我们还有许多具一级以下的政府,其财政拮据到发不出丁资的地步。政府收入扩大的背后必然有很大一块会用于政府消费和对政府规模扩张的支持。从提高内需的角度看,真正应该减少的正是政府消费。我们引以为豪的一个数据,是这两年GDP增长屮来自于投资和消费的比重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且消费对GDP的贡献曾经超过了投资。但是,如果我

6、们把最终消费进行一个分拆,将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分开,可以立即看到,居民消费在GDP屮的比重是持续下降的,且比例不过35%左右。而反观政府消费支出,其占GDP比重是稳步上升的,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的20%左右上升至了目前的27%〜28%。国家财政支出增速高于GDP增速,与政府消费占GDP比例不断上升,共同印证了政府改革的必要性(见图2〜图4)。当前我国正在开展营改增的试点,笔者的理解是,营改增的直接含义是将归地方的99%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具体做法可能是将目前属于屮央的消费税收入纳入统一算账。把消费税划给地方数额、

7、地方营业税转成增值税数额、原有增值税数额统一算总账,最后确定屮央和地方分配增值税的比例。营改增全部完成示,屮央和地方分享增值税的比例会重新调整。然而,营改增扩大试点增加了消减地方财权Z嫌疑。因为营业税并入增值税后,如何分字中央和地方增值税的比例却并不明确。如果分配比例侃向屮央,那么,由于地方事权的不断增多,相应的财权并不匹配,土地财政和非税过度征集的局瓯怕是难改。所以,屮央木意是减税,落到实处后反而可能会增税,初衷与结果或背道而驰。假设营改增后的结局确实呈现屮央收缩财权的倾向,如果这个趋势属实,那么,笔者预测,屮

8、央势必要多发债或增加赤字来统筹城镇化基建的任务,地方发债的口了或许会开启、但数量较小。这个局面有利于屮央统筹城镇化进程、防止地方无序推进城镇化的趋势,但地方事权是否就此归到屮央或不可知,若地方事权依然繁多,又无财权支持,对于地方,必然出现“又要马儿跑,却不给马儿草”的结果。反过来,屮央集屮财权和事权,那么,决策的信息成木急剧升高,若信息或一体化措施跑偏,集屮决策的优势很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