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联网探究设计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联网探究设计

ID:5235584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06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联网探究设计_第1页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联网探究设计_第2页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联网探究设计_第3页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联网探究设计_第4页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联网探究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联网探究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联网探究设计  摘要:瓦斯监控系统和人员定位系统在各地煤矿上的实施,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随着全国各地瓦斯监测联网系统的实施,让煤矿安全生产又上升了一个台阶。煤矿安全生产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是一种必然趋势,此时对人员定位系统联网的需求显得非常迫切。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联网系统,实现了联网中心平台对下属煤矿的统筹管理和监测,主要体现在对各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实时监测与跟踪,本文介绍了整个联网系统的框架设计,联网系统数据的处理过程,数据库设计、以及联网系统的表现形式。关键词: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联网设计中图分类号:T

2、D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022-038随着煤炭工业的飞速发展,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我国煤炭生产还是存在着安全设施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落后等诸多问题。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安全问题一直是煤矿最重要、最严峻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煤矿的生死存亡。近年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央提出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来,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煤炭工业,已受到煤炭主管部门和企业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煤矿的自动化、信息化及数字化已经成为我国煤矿产业的

3、发展趋势。瓦斯监控系统和人员定位系统在全国各地煤矿的实施,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随着全国各地瓦斯监测联网系统的实施,实现了各地煤矿瓦斯监控的统筹化和规范化,从而让煤矿安全生产又上升了一个台阶。煤矿安全生产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人员定位系统联网的需求显得非常迫切。1联网框架的设计煤矿人员定位联网系统通过各个厂家的数据采集软件采集矿端人员定位系统的数据,所采集数据按照统一的数据协议格式,写到矿端计算机本地,之后通过上传软件把数据上传到上级煤矿管理部门或煤矿安监部门的联网中心服务器,在服务器

4、端用解析软件对各个矿的数据进行解析,把数据写入数据库,并通过网页发布把煤矿井下人员信息给显示出来。从而实现对下属各矿的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实施监测和跟踪。联网系统的模型如图1所示。8整个框架分为四层,分别是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数据解析和存储层、数据监测显示层。数据采集层主要是采集各个矿端的人员定位系统数据,并存储到矿端计算机本地磁盘,数据的采集必须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进行;数据传输层主要是使用上传软件,按照网络传输协议,把矿端本地磁盘的采集数据传输到上一级联网中心平台的服务器;数据解析和存储层主要是把煤矿上传到联网中心平台服务器

5、的数据,使用数据解析软件,把每个矿的数据按照规范写入到数据库中;数据监测显示层是通过终端网页发布,使用浏览器进行各矿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实施监测和跟踪,并提供历史数据的查询和报表的打印等操作。2数据的采集、传输、解析和存储2.1数据的采集数据采集软件采集矿端人员定位系统的数据,然后以文本文件的格式(即txt格式)存储到本地主机的磁盘上。人员定位联网系统采集的数据文件包括:采集点定义文件、区域配置文件、班次设置文件、部门定义文件、职务定义文件、工种定义文件、人员信息文件、实时数据文件、轨迹数据文件、考勤记录文件等。根据联网系统的需要

6、,各种文件的采集频率并不一样,有的是定时生成,有的是触发生成。如采集点定义文件,即为触发生成,当采集点的定义改变,即触发生成文件;而实时数据文件则为定时生成,每隔几秒生成井下人员的实时信息数据。人员定位联网系统的数据采集必须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进行。以采集点定义文件为例,对人员定位系统联网数据的格式进行描述。采集点定义文件。8(1)说明:描述当前有效存在的所有采集点的定义信息。(2)命名规则:Device.txt。(3)触发规则:定义变更时生成该文件,如果该文件存在则覆盖已存在的文件。①数据头:占用文件第一行,不得换行。第一行:时

7、间,行数。时间:表示产生该文件时的时间戳。行数:为数据体的行数,不包含数据头的行数。如:2012-12-2212:21:15,12②数据体。矿编码,采集点ID,设备编码,位置描述。从第二行开始,行与行之间不得空行。矿编码:煤矿的唯一性标识。采集点ID:采集点的序号。设备编码:矿端各个设备的唯一性标识。位置描述:对采集点位置进行描述的字符串,长度小于50个字符。如:100001,3,001R01,1301工作面回风100米。2.2数据的传输人员定位联网系统的数据传输利用上传软件,按照网络传8输协议,将数据传输到联网中心平台的服务器

8、。数据传输使用FTP文件传输方式,在联网中心平台的数据库服务器上建立FTP服务器站点,在站点下为每个矿建立一个FTP目标目录,然后利用上传软件上传煤矿的数据,煤矿上传的数据存放在各自对应的FTP目标目录下。上传软件应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应具有同时往多个联网中心平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