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克罗技术在国内镀锌技术上的应用.doc

达克罗技术在国内镀锌技术上的应用.doc

ID:52383967

大小:5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7

达克罗技术在国内镀锌技术上的应用.doc_第1页
达克罗技术在国内镀锌技术上的应用.doc_第2页
达克罗技术在国内镀锌技术上的应用.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达克罗技术在国内镀锌技术上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表面镀锌作为一种钢铁制品表面处理的最常用方式之一,自它诞生起就一直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在实际应用中,镀锌的主要方式一般可分为热浸镀锌(热镀锌)、电镀锌(也被称为冷镀锌)、机械镀锌以及近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被认为可以替代传统镀锌方式的新防腐涂层——达克罗。电镀锌也就是冷镀锌,是将工件置于电解液中,以电流通过镀液,使电镀金属析出并沉积在工件上形成镀层。其镀层较薄一般为4〜12微米,远小于热镀锌后产生的镀层厚度。且由于其属于电镀工艺,容易产生氢脆现象。尤其是对高强度产品,因为材料强度越高,其氢脆敏感性就越大,也

2、就越容易产生氢脆现象,从而大大影响产品质量。因此电镀锌在实际应用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热浸镀锌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一种镀锌方式,它能使工件获得较厚的镀锌层,一般锌层平均厚度可达到50微米以上,并具有镀层均匀、附着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其传统工艺流程主要是先去除工件表面油污,再将工件酸洗除锈,水洗后放入溶剂中清洗(溶剂有氯化鞍、氯化锌或是氯化鞍和氯化锌的混合液等),然后将工件放入镀锌槽中镀锌,最后甩干整修后完成。在热镀锌过程中,由于一般国内热镀锌厂普遍采用浓硫酸、浓盐酸等强腐蚀性溶液作为酸洗溶剂,使得工件在经过

3、热镀锌后,工件也会发生氢脆现象,个别还会有工件表面被过度腐蚀,形成表面缺陷。另外由于加工工艺以及工件的儿何形状,有时会产生锌料黏结的现象。如螺栓热镀锌时,螺栓的螺纹处常会产生锌料黏结的情况,影响螺栓的正常使用。针对以上情况,也相应的产生了一些新的工艺。如嘉兴平湖某热镀锌厂在酸洗这个环节上就采用了不同于传统的溶液配方进行工件的除锈,其所用溶液腐蚀性大大降低,但却仍能达到除锈的目的。另外,在传统热镀锌工艺的基础上,还发展出了吊镀(挂镀)等新工艺。釆用吊镀工艺能使工件的镀层厚度达到100微米以上,并具有更强的附着力。

4、机械镀锌是通过镀层金属的微粒来冲击产品表而,并将涂层冷焊到产品的表面上。这种方法在根本上消除了氢脆的威胁。且环保污染小。源于欧美国家。但这种方法目前在国内尚未形成大型化加工,应用范围小,普及率不高。其工艺尚未完全成熟,有待进一步的发展。达克罗是DACROMET译音和缩写,是一种被寄予厚望的表面防腐层。它的出现对传统镀锌技术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被认为是将替代传统镀锌技术的防腐技术。它所形成的是锌钻涂层。是将锌粉、铝粉、锯酊为基料制成的--种无机水溶性涂料直接浸涂在处理后的工件表面,经烘干,烧结,最后形成一层无机膜层

5、的表面处理技术。可以避免氢脆现象的发生,其产生的锌辂涂层,其耐腐蚀性比普通镀锌高出5〜7倍。而其关键性技术就是达克罗溶液的配方,这直接决定了最后成品的质量。而正是由于这一点,达克罗的价格相对热镀锌而言要贵上许多,这使得达克罗和热镀锌在市场竞争中在价格上处于劣势。且在实际应用中,达克罗产品的一大缺陷就是形成的锌铅涂层的厚度一般都很薄只有6〜8微米,在运输、使用过程中极易受到破坏,而不能起到应有的防腐功效。往往基于这点很多原本采用达克罗的厂商,改用保守稳固的热镀锌产品,这一点也阻碍了达克罗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就

6、目前国内市场而言,热镀锌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其技术发展成熟,并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应用最为广泛。而达克罗技术也日益受到关注,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相信今后国内镀锌市场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以这两种技术为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