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幼儿教育史.ppt

中外幼儿教育史.ppt

ID:52434221

大小:151.0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20-04-06

中外幼儿教育史.ppt_第1页
中外幼儿教育史.ppt_第2页
中外幼儿教育史.ppt_第3页
中外幼儿教育史.ppt_第4页
中外幼儿教育史.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幼儿教育史.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外学前教育史主讲人:阮雪梅云城区教师进修学校2015年7月16日第一篇中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章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第一节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一、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和特点中国古代不可能出现学前社会教育1、学前社会教育是近代大工业的产物。2、大工业使人们的社会联系大大加强,从而使人们的群体意识和社会观念大大加强,产生了要求儿童自幼就接触社会,认识世界的愿望。3、兴办托幼机构需要专职的保教人员,学前社会教育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妇女获得一定程度解放的基础上。4、学前社会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1、古代学前教育基本上是在家庭中完成的。2、在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要方式

2、的小生产条件下,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就是家庭。3、古代家庭这种高度的凝聚力与多功能性,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广泛的施教内容。(一)古代学前家庭教育发达的原因(二)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基本特点1、有专门的学前教育实施和理论,如按年龄安排的儿童教育计划中入学以前的部分,针对低幼儿童教育的有关论述等。2、古代的学前教育尚未从整个儿童教育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领域。3、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实施者是父母。二、古代胎教古代胎教的经验及局限1、高度重视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2、高度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3、高度注重母亲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4、胎教实际上是母教。古代儿童生活常规的

3、培养1、召见长辈之礼2、求见长辈之礼3、讲究卫生的习惯三、古代学前宫廷教育(一)保傅制度(三公)太子自婴儿时就开始接受教育,各种保傅之官早就设立,而且有明确的分工:保,负责身体保育方面;傅,负责道德培养方面;师,负责知识和经验的教导方面。(二)“备三母”制度挑选适宜的女子来承担保育和教导太子的事物,也有专设之职,这就是“备三母”制。子师、慈母和保姆统称“三母”。第二节、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一、论早期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一)对学前儿童特点的分析1、喜好活动和游戏2、模仿性强3、行为受真实情感的支配(二)“慈幼”的社会责任观“慈幼”即爱护儿童。“慈幼”的具体主张有两点:一是国家

4、对儿童采取优恤待遇。二是收容哺养孤儿。“慈幼”不只局限于优恤和养育上,也包括教诲在内。二、论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一)注重环境的影响感化 (二)反对溺爱子女 (三)教以正,守以常 (四)信而勿诳 (五)量资循序与培养兴趣第二章中国近代的学前教育第一节清末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实施一、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社会基础有关幼儿教育的主张:1、重视教育,尤其重视儿童教育2、引进西方心理学,促进学前教育的科学化。3、废科举,兴学校,建立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将学前教育纳入教育体系。4、提倡女子教育,为幼儿师资的培养奠定舆论基础。二、蒙养院制度的确定二、有关蒙养院制度的主要内容如下:1、蒙

5、养院的对象:三到七岁儿童2、蒙养院的设置:不单独开设,附设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3、蒙养院保姆的来源与培训:蒙养院老师称“保姆”,保姆由乳媪、节妇训练而成。三、女子师范中保姆的培训第二节、中华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演进一、幼稚园制度在学制体系上的确定1、幼稚园课程2、蒙养园课程3、幼稚园课程标准的规定幼儿教育的内容,在“五四”运动后,有了较大的变化。促进这种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三:第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第二、杜威来华讲学。第三、学前教育家掀起了幼儿教育试验活动。第三节、学前教育家的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一、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72页)(一)生平和幼儿教育实践1、幼儿教育为

6、人生之基础,是教育的根本幼儿教育普及化、平民化、大众化2、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3、解放孩子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4、“幼稚园之新大陆——工厂与农村”5、论幼儿师资的培养——艺友制师范教育的实施二、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76页)(一)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二)学前教育的主要思想1、早期教育最基本的教育(对人的培养要抓小抓早)2、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原则(正面、以身作则、及早施教、宽严适度、教养态度一致、责罚慎重)3、儿童年龄分期与教育(三)论幼儿保教内容、原则和方法1、五指活动课程:

7、健康、社会、科学、艺术、语文2、整个教学法(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教材)(四)论怎样做幼儿老师1、政治思想2、业务修养3、教学技术4、优良品质三、张雪门的幼儿教育思想(一)论幼稚园课程幼稚园课程的三大特点:1、内容不宜划分太清楚太系统,而应是整个的2、满足个体需要甚于满足社会需求3、根源于儿童直接经验他还提倡行为课程:实施行为课程有下列重要原则:1、须经过人工的精选2、须在劳动上劳心3、虽取材于生活,但要有远大的客观标准行为课程在幼儿园具体落实,应抓好六个方面:1、即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2、订好课程的目的和计划;3、引起幼儿的兴趣;4、激起活动的动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