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预兆与预防

中风的预兆与预防

ID:5255408

大小:2.15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7-12-07

中风的预兆与预防_第1页
中风的预兆与预防_第2页
中风的预兆与预防_第3页
中风的预兆与预防_第4页
中风的预兆与预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风的预兆与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脑血管疾病(CVD)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部疾病。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损害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中风的预兆与预防脑血管病变分类根据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持续时间分:TIA、脑卒中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大卒中、小卒中、静息性卒中根据病理分: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含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和脑栓塞)、出血性卒中(含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CVD发病率100~300/10万,患病率500~~740/10万,死亡率50~100/10万,是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发病率男:女约为(1.3~1.7):1。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45多以上明显增多,脑卒中的发病与

2、环境因素、饮食习惯、气候等有关。脑血管病 我国居民健康第二大杀手17.66%20.36%2006年全国人口死亡原因统计:城市和农村人口死亡原因第二位均为脑血管病城市人口脑血管病死亡占死亡总人数的%农村人口脑血管病死亡占死亡总人数的%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脑卒中是脑血管病最主要的类型1991-2000年北京、上海初发卒中及其亚型的趋势脑卒中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未分类卒中北京上海中国卒中杂志。2006;8:599-602.各型卒中发病情况(每10万人年)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60%~80%血栓形成是脑卒中的主要病因缺血性脑卒中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

3、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中风的前兆在中风发生前的2周左右,中风发作有一些前兆:1.脸部、手臂或腿部麻木,尤其是身体单侧。2.说话困难或理解困难。3.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呈持续性。4.单眼或双眼视力出现问题,看不清物体。5.行走困难,原因不明跌跤,头晕眼花,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差。中风的前兆6、哈欠不断——如果无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现连续的打哈欠,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缺血,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7、精神改变——如嗜睡,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困倦嗜睡现象,性格一反常态,如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现短暂智力衰退8、流鼻血——中老年人排除外伤、炎症因素,

4、高血压病人在反复鼻出血,可能会发生脑溢血。鼻出血不少是由血压不稳定引起的,不加预防则会增加中风的机会。脑卒中的识别症状突然发生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吞咽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急性期的治疗原则①超早期治疗:首先要提高全民的急救意识,力争超早期溶栓治疗;②针对脑梗死后的缺血瀑布及再灌注损伤进行综合保护治疗③要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④整体化观念:脑部病变是整体的一部分,要考虑脑与心脏及其他器官功能的相互影响

5、,如脑心综合征、多脏器衰竭等,重症病例要积极防治并发症,采取对症支持疗法,并进行早期康复治疗;⑤对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时给予预防性干预措施。最终达到挽救生命、降低病残及预防复发的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1.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发病<3~4.5小时无禁忌证者考虑)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3.卒中单元4.抗凝治疗5.降纤治疗6.脑保护治疗7.其他:神经细胞营养剂,中医药治疗8.外科治疗9.一般治疗包括维持生命功能、处理并发症等基础治疗。10.康复治疗11.预防性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阿司匹林是急性期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用药对于不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该使用阿

6、司匹林,初始剂量为150一325mg/d《缺血性脑血管病阿司匹林规范应用共识》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该在溶栓治疗24h后使用阿司匹林,剂量为100一300mg/d如阿司匹林使用有禁忌证或疗效欠佳,可考虑使用氯吡格雷、培达等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原则:挽救患者生命,减少神经功能残废程度和降低复发率。1.内科治疗: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减少探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和意识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氧。加强护理,保持肢体的功能位。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宜禁食24—48小时后酌情安放胃管。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控制脑

7、水肿,降低颅内压(ICP):控制高血压: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ICP):控制高血压:并发症的防治:①感染②应激性溃疡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④痫性发作⑤中枢性高热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外科治疗防止卒中复发是二级预防 的主要目的卒中复发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死亡率明显增加首次卒中后6个月内是卒中复发危险性最高的阶段,所以在卒中首次发病后必须尽早开展二级预防工作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不可干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家族遗传性可干预危险因素吸烟、酗酒其他不良生活方式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二级预防措施首次卒中发病机制的正确评估卒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