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瘤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

筋瘤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

ID:5256741

大小:5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07

筋瘤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_第1页
筋瘤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_第2页
筋瘤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_第3页
筋瘤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_第4页
筋瘤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筋瘤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曹县中医医院外一科筋瘤(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中医诊疗规范筋瘤是以筋脉色紫、盘曲突起如蚯蚓状、形成团块为主要表现的浅表静脉病变。《外科正宗》云:“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筋瘤好发于下肢,相当于西医下肢静脉曲张交错所形成的静脉团块。其特点是:筋脉色紫,盘曲突起如蚯蚓状,形成团块,伴有患肢酸胀不适,病久可伴发湿疮、臁疮。【病因病机】由于长期从事站立负重工作,劳倦伤气,或多次妊娠,气滞血瘀,筋脉纵横,血壅于下,结成筋瘤;或骤受风寒或涉水淋雨,寒湿侵袭,凝结筋脉,筋挛血瘀,成块成瘤;或因外伤筋脉,瘀血凝滞,阻滞筋脉络道而成。【诊断标准】(一)中医

2、诊断标准根据《中医外科学》(陆德铭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早期可见患肢酸胀不适和疼痛,站立时明显,行走或平卧时消失。患肢逐渐静脉怒张,尤其是小腿部静脉盘曲成团,如蚯蚓集结,表面呈青蓝色,瘤体质地柔软,抬高患肢或向远心方向挤压,可缩小,但患肢下垂或放手顷刻充盈回复。病程长久者,患肢皮肤血运营养障碍,可发生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甚至发生湿疮和形成溃疡。(二)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明显的临床症状:肢体沉重感、乏力、胀痛、瘙痒等。2.典型体征:静脉迂曲扩张、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

3、皮肤硬化、溃疡等。3.排除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4.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好发于长久站立工作者或怀孕的妇女,多见于下肢的两小腿。早期感觉患肢酸胀不适和疼痛,站立时明显,行走或平卧时消失。患肢静脉逐渐怒张,小腿静脉盘曲如条索状,;色带青紫,甚则状如蚯蚓,瘤体质地柔软,抬高患肢或向远心方向挤压,可缩小,但患肢下垂或放手顷刻充盈回复。有的在肿胀处发生红肿、灼热、压痛等症状,经治疗后则条索状肿胀较为坚韧。瘤体如被碰破,流出大量瘀血,经压迫或结扎后方能止血。病程久者,皮肤萎缩,颜色褐黑,易伴发湿疮和臁疮(慢性溃疡)。【鉴别诊断】血瘤:常在

4、出生后即被发现,随年龄增长而长大。瘤体小如豆粒,大如拳头,正常皮色,或呈暗红或紫蓝色,形成瘤体的血管一般为丛状的血管或毛细血管。而筋瘤则由管径较粗的静脉曲张而形成,瘤体沿主干静脉走向而迂曲,状如蚯蚓。【辨证论治】内治法:一、劳倦伤气型临床表现:久站久行或劳累时瘤体增大,卞坠不适感加重;常伴气短乏力,脘腹坠胀,腰酸;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无力。辨证分析:久站久行或劳累过度,劳倦伤气,气血流行不畅,筋脉纵横,血壅于下,故久站久行、劳累时瘤体增大,下坠不适感加重;劳倦伤气;气虚下陷,故伴气短乏力,脘腹坠胀,腰酸;;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无力均为中气不足之象。治法:补中益气,活血舒

5、筋。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物组成:人参15g、甘草10g、白术10g、当归15g、陈皮12g、黄芪30g、升麻10g、柴胡9g,丹参30g,鸡血藤30g中成药:(1)十味通脉丸,每次9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2)黄芪注射液,每次20~3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二、湿热下注型:临床表现:瘤色鲜红,疼痛拒按,下肢轻度肿胀;伴喜凉,口渴,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辨证分析:湿热侵袭,热烁筋脉,筋脉血瘀成瘤,故瘤色鲜红,喜凉;热聚筋脉,经脉红肿,四肢疼痛,口渴,小便黄赤为有湿热之象;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为内有湿热之征。治法:清热利湿

6、,活血化瘀方药:四妙勇安汤加味组成:银花30g、连翘20g、当归18g、赤芍18g、元参15g、栀子12g、黄芩12g、苍术15g、防己12g、紫草10g、红花12g、生甘草10g、通草12g中成药:(1)静脉炎丸,每次9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2)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次20~3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拒绝手术患者可配合外敷大黄软膏及穿用弹力袜、弹力绷带配合治疗。大黄软膏选用大黄3000g凡士林7000g,大黄水煮3遍浓缩成稠汁2000ml与凡士林调均匀即可。三、血瘀型:临床表现:青筋盘曲,状如蚯蚓,表面色青紫,患肢肿胀疼痛;舌有瘀点,

7、脉细涩。辨证分析:外伤筋脉,瘀血凝滞,阻滞筋脉络道,故青筋盘曲,状如蚯蚓,色青紫;筋脉阻滞,不通则痛,故患肢肿胀疼痛;舌有瘀点、脉细涩为有瘀之象。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散结方药:活血通脉饮加减组成:银花20g、牛膝15g、当归18g、土茯苓30g、丹参18g、赤芍15g、川芎10g、黄芪30g、黄精15g、元参15g中成药:(1)虫龙通脉胶囊,每次4粒,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2)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次20~3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四、寒湿凝筋型:临床表现:瘤色紫暗,喜暖,下肢轻度肿胀;伴形寒肢冷,口淡不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