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金矿田脆_韧性剪切带与成矿模式_肖勇.pdf

金山金矿田脆_韧性剪切带与成矿模式_肖勇.pdf

ID:52645822

大小:206.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9

金山金矿田脆_韧性剪切带与成矿模式_肖勇.pdf_第1页
金山金矿田脆_韧性剪切带与成矿模式_肖勇.pdf_第2页
金山金矿田脆_韧性剪切带与成矿模式_肖勇.pdf_第3页
金山金矿田脆_韧性剪切带与成矿模式_肖勇.pdf_第4页
金山金矿田脆_韧性剪切带与成矿模式_肖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山金矿田脆_韧性剪切带与成矿模式_肖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01年增刊矿产与地质第15卷2001年10月MINERALRESOURCESANDGEOLOGY增刊¹金山金矿田脆—韧性剪切带与成矿模式肖勇(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四队,江西景德镇333001)摘要:根据金山韧性剪切带的特征、形成、发展、演化与成矿,初步建立金山金矿田成矿模式。关键词:金矿田;剪切带;特征;模式;金山中图分类号:P5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663(2001)增刊-0424-07金山金矿田包括西矿、金山、西蒋等矿床。金山金矿田受韧性剪切带的控制,并与成矿的关º系密切,本文就脆—韧性剪切带的特征及其成矿模式进行探讨。1矿田地质简述矿田位于扬子准地台内江

2、南台隆的南东部万年—德兴隆起带带中。区域构造上受江南台隆与钱塘台坳之间的赣东北深大断裂带控制。矿田东起西矿,中经金山,西至西蒋,北插朱砂红,铜厂深部(德兴斑岩铜矿田)。并具良好找矿前景的大型原生独立金矿田。矿田内出露的岩石主要是双桥山群下亚群第二岩组浅变质火山碎屑岩系。由板岩、千枚状板岩、千枚岩、含炭千枚岩、砂质千枚岩、凝灰质千枚岩、变余凝灰质砂岩及中基性变质安山玄武岩等组成,反映形成环境为弧后盆地及岛弧地带。矿田断裂构造较发育,按展布方向分为四组:¹NE向断裂;ºXN向及NNE向断裂;»NW向断裂;¼缓倾斜剪切断裂,突出特点是与脆—韧性剪切带产状一致,同时形成,同步发展,是主

3、要控矿和赋矿断裂。前三者均属脆性断裂,叠加在脆—韧性剪切带上,对矿体主要起破坏作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状与脆—韧性剪切带一致。矿体延长大于1.8km,延深大于-61.6km,厚一般为3.5m,矿石品位较稳定,含金量为(2~10)×10。矿石类型有两种。一是蚀变糜棱岩型含金黄铁矿矿石,为主要矿石类型。二是石英脉型含金矿石,分布在主矿体上盘,单矿体延长几m至数十m,厚度一般为几cm至40cm,为次要矿石类型。原生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少量磁黄铁矿、白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钛铁矿、钨铁矿、菱铁矿、白钨矿、锡石、白钛石、铬铁矿、氯钴矿、毒砂、辉钼矿等,金的独立矿物仅

4、自然金一种。矿体产于蚀变矿化带中,蚀变矿化带又受脆—韧性剪切带严格控制。脆—韧性剪切带与围¹收稿日期:2001-09-18作者简介:肖勇(1961-),男,湖南常德人,高级工程师。º肖勇,等.江西省德兴县金山金矿田成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类型、矿化富集规律及找矿标志研究报告,1989.424岩没有明显的分划界面,其总体走向为NEE~EW,倾向NNW~NNE,倾角10°~35°,规模大,延长大于8km,延深大于1.5km,宽1~1.5km。构造岩以强应力带为中心可划分出三个带,Ⅰ带:超糜棱岩—糜棱岩带;Ⅱ带:糜棱岩—粗糜棱岩带;Ⅲ带:粗糜棱岩—糜棱岩化岩石带。相应的蚀变可划分为黄铁

5、矿—铁白云石化带(与Ⅰ带同域);石英—绢云母化带(与Ⅱ带同域);绿泥石—方解石化带(与Ⅲ带同域)。在超糜棱—糜棱岩带的强应变部位多发生碎裂形变,产生韧变岩石基础上的碎裂岩类,形成复杂的脆—韧性构造岩带。2脆—韧性剪切带构造特征2.1宏观构造特征(1)缓倾斜舒缓波状剪切滑动主结构面广泛发育:结构面倾角在15°~35°,超糜棱岩(特别是主矿体)的顶底板多以此为界,结构面紧闭,很少见到压碎或角砾岩化现象(除非有后期脆性变形叠加)。为矿田主要的成矿和容矿构造。主要分布在Ⅰ带,Ⅱ带偶见。(2)剪切带边部(特别是主剪切滑动结构面附近)的褶皱和挠曲普遍可见:褶曲的背顶为圆滑平整型,未见张裂隙

6、出现,是塑性变形的特有表现。(3)剪切带内片理劈理构造发育:这种片理面不是错动面,而是压扁面。发育程度从Ⅰ带为中心,依次减弱。在Ⅰ带从中部至边部产状上与剪切滑动结构面由平行到直交,富矿体多在直交部位出现。(4)塑性流动变形现象:围绕刚性体(硅化超糜棱岩、石英脉体等)产出的千枚岩在剪切应力作用下,产生塑性流动变形,显示假流纹构造。(5)区内无根褶皱和钩状褶皱发育:在强烈挤压和差异剪切共同作用下,产生强烈变形,属被动褶皱。主要分布在Ⅰ带。(6)构造置换现象普见:是岩石的一种构造经过递进变形过程而为另一种构造所代替的现象,Ⅰ带分布为主。(7)A型褶皱发育:即舌状、饼状褶皱(或称鞘褶皱

7、),在X2面上可见鞘褶皱变曲的鼻端,在XY面上可见平行于褶皱枢纽的拉伸线理,在X2面上多以开阔箱形和较强密的扇形出现。发育于Ⅰ带,并以其中的柔性岩石—千糜岩类最为多见。(8)S-C组构:多表现为超糜棱岩受强烈剪切作用,透镜体化后定向排列构成Ss面与糜棱面理Sc面互成统一体。(9)拉伸线理明显:由拉长的矿物晶体(石英绿泥石等)平行定向排列而成,代表最大拉伸轴(a轴)的方向。(10)围岩残块多见:围岩残块多为硅质岩和安山玄武岩,反映刚性体在韧性剪切作用下向相对柔性体中运动,基本保存了原岩的结构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