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声、光、热现象整合复习测试题.docx

初中声、光、热现象整合复习测试题.docx

ID:52676532

大小:143.3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9

初中声、光、热现象整合复习测试题.docx_第1页
初中声、光、热现象整合复习测试题.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初中声、光、热现象整合复习测试题.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赤道人国际学校1.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B.我们听到的声音一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D.因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发声,有的物体振动时不能发声2.关于打击乐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击力量越大,声音响度越大B.鼓面越大声音越响亮C.鼓面绷得越紧,音调越高D.鼓的大小不同,音色不同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声源振动越强烈,它发出的声音越大C.因

2、为每个人的音调不同,所以我们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D.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有时侯也是噪声4.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声音:(1)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2)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3)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声;(4)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5)婚庆时的爆竹声;(6)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A.(1)(3)(4)B.(1)(2)(5)C.(1)(4)(5)D.(1)(4)(5)(6)5.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响度会逐渐改变  B.音调会逐渐改变  C.音色会逐渐改变 

3、 D.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不会改变6.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s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1.入射光线和平面镜间的夹角为35°, 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5°,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 A、70°;    B、110°;  C、80°;     D、120°。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C.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均匀介质里沿直线传播现象D.早晨,我们在海边看到日出

4、,这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3.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A.实像,距离变大 B.实像,距离变小  C.虚像,距离变小  D.虚像,距离变大4.如图所示,一束光由空气射入玻璃砖,画出这束光经过玻璃砖两个侧面折射的光路.6.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7.一个物体放在焦距为8cm的凸透镜前,移动物体与光屏,在屏上得到同样大小的清晰实像时,光屏与物体之间的距离为()赤道人国际

5、学校A.8cmB.16cmC.24cmD.32cm9.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10.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 B.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的原因 C.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 D.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升华现象11.株洲沿江风光带有一段人造沙滩,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而站在湘江边得浅水滩处却感觉到凉爽。形成这

6、种现象的原因,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沙子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B.沙子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C.沙子的比热容大,水的比热容小D.沙子的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1.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     )  A  因为质量减小,所以密度也减小   B 因为体积减小,所以密度变大  C  其质量改变,密度不变。   D 因为质量、体积均改变,故密度肯定改变。2.一钢瓶中储有质量为m,密度为ρ的氧气,当用去质量为m/3的氧气后,钢瓶内所剩氧气的密度为(`)A、ρB、ρ/3C、2ρ/3D、3ρ4.有一个铁球的质量是31

7、6g,体积是60cm3,问这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如果是空心的,那么中空部分体积是多大?(ρ铁=7.9×103kg/m3)5.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放入木块后A.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B.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C.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大D.水对杯底的压力减小6.如图9所示,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气泡受到水的浮力将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体积相同的A、B、C三个

8、物体,放入水中静止后,处于上中图所示的状态,试比较三个物体受的重力GA、GB、GC和密度A、B、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