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doc

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doc

ID:52685545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9

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doc_第1页
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doc_第2页
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基因组学(genomics),研究生物基因组和如何利用基因的一门学问。它的研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的结构基因组学(structuralgenomics)和以功能鉴定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genomics)。随着测序的完成,功能基因组学成为研究的热门。由于本人的SRT项目是做关于水稻突变方面的,故本文将围绕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及水稻突变体展开。功能基因组学,往往又被称为后基因组学(postgenome)。它是利用结构基因组学提供的信息和产物,力图从基因组和系统水平上全面分析基因的功能。目

2、前,大规模、高通量分析基因功能主要借助表达序列标签、cDNA微阵列和DNA芯片、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以及反向遗传学等方法来实现:1表达序列标签(EST)表达序列标签(ExpfessedSequenceTag,EST)是指从不同组织来源的cDNA文库中随机挑取克隆,对其进行大规模测序所获得的部分cDNA的5’或3'端序列。一个EST对应于某一种mRNA的cDNA克隆的一段序列,长度一般为300~500bp。建立这些序列的数据库即为EST文库。将测序所得到的ESTs与dbEST等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相似性分析,根据核酸或蛋白质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即可鉴

3、定出哪些EST代表已知基因,哪些EST代表未知基因,并对所得各基因的EST进行基因表达情况和表达丰度分析。这也是近几年来分离与克隆新基因及基因功能研究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2cDNA微阵列和DNA芯片cDNA微阵列(cDNAmicro-array)和DNA芯片(DNAchip)都是基于ReveseNorthern杂交以检测基因表达差异的技术。二者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导化学合成,照相平板印刷以及固相表面化学合成等技术,在固相支持物上固定成千上万个cDNA、EST或基因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并与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标记的靶DNA进行杂交,然后用相应的检测系

4、统进行检测。根据杂交信号强弱及探针的位置和序列,即可确定靶DNA的表达情况以及突变和多态性的存在。3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成分、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在整体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组成与调控活动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而生命活动的执行者却是蛋白质,即基因表达产物。因此对基因功能的研究就离不开对蛋白质功能的研究。随着后基因组学时代的到来,对蛋白质功能的研究必将会从对特定蛋白质的研究上升到对生物体全部蛋白质的表达模式及功能模式的研究

5、,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4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生物信息学是将分子生物学和数学、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用数理和信息科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组织和分析呈指数增长的生物学数据的一门新兴学科,即以DNA和蛋白质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发展各种软件,对日益增长的海量的DNA和蛋白质的序列结构进行收集、整理、储存、加工、分析和研究,目的是通过这样的分析认识生命的起源、进化、遗传和发育的本质,破译隐藏在DNA序列中的生物信息。它由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和应用软件三大部分组成。5反向遗传学(Reversegenetics)

6、传统的遗传学或称为正向遗传学,主要研究自发或诱变突变体中某一突变形状的遗传行为,如控制突变形状的基因的数目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突变体性状在后代中的传递规律等。而反向遗传学是相对正向遗传学而言的,是在基因功能序列已知的基础上分析基因研究基因功能,一般通过创造功能丧失突变体来研究突变体所造成的表型效应,并推测在生物体内基因的作用。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往往结合使用能很好的分析基因组,取得很好的结果。了解了分析基因组的方法,我们还要有好的材料才能有效地研究水稻。突变体是某个性状发生可遗传变异的材料,或某个基因发生突变的材料。长期以来,水稻育种家尽力地发

7、现和分离有价值的自然突变和变异材料。突变的本质就是DNA序列的改变,包括单个碱基或大的片段发生突变、插入、缺失或结构重排,从而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突变的目前,水稻突变体的创制常有以下方法:1自发突变自发突变即在自然环境下发生的遗传信息的变异或突变,但突变率低,一般少于0.1%。水稻的单蘖突变体mocl就属于自发突变。2物理、化学诱变用物理、化学方法可快速获得较广的突变谱及稳定的遗传变异,可导致多位点的变异,比较容易得到饱和突变体库,且具随机突变优点,突变率可达3%左右。物理方法主要应用辐射产生水稻突变体,电离辐射主要是X射线、y射线、紫外线、α粒

8、子及ß粒子、质子及中子等。一般水稻大部分以处理干种子为主,也可处理幼穗分化的植株。化学诱变剂的种类很多,可分为4类:(1)碱基类似物及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