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拉单晶硅的制备-掺杂.doc

直拉单晶硅的制备-掺杂.doc

ID:52711974

大小:20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29

直拉单晶硅的制备-掺杂.doc_第1页
直拉单晶硅的制备-掺杂.doc_第2页
直拉单晶硅的制备-掺杂.doc_第3页
直拉单晶硅的制备-掺杂.doc_第4页
直拉单晶硅的制备-掺杂.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直拉单晶硅的制备-掺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直拉单晶硅的制备硅、锗等单晶制备,就是要实现由多晶到单晶的转变,即原子由液相的随机排列直接转变为有序阵列;由不对称结构转变为对称结构。但这种转变不是整体效应,而是通过固液界面的移动而逐渐完成的。为实现上述转化过程,多晶硅就要经过由固态到熔融态,然后又由熔融态硅到固态晶体硅的转变。这就是从熔体硅中生长单晶硅所遵循的途径。从熔体中生长硅单晶的方法,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有两种:有坩埚直拉法和无坩埚悬浮区熔法。在讨论这两种制备方法之前,还应讨论在制备单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些准备工序。包括掺杂剂的选择、坩埚的选择、籽晶的制

2、备等,分别介绍如下:一、掺杂在制备硅、锗单晶时,通常要加入一定数量杂质元素(即掺杂)。加入的杂质元素决定了被掺杂半导体的导电类型、电阻率、少子寿命等电学性能。掺杂元素的选择必须以掺杂过程方便为准,又能获得良好的电学性能和良好晶体完整性为前提。1掺杂元素的选择(1)根据导电类型和电阻率的要求选择掺杂元素制备N型硅、锗单晶,必须选择Ⅴ族元素(如P、As、Sb、Bi);制备P型硅、锗单晶必须选择Ⅲ族元素(如B、Al、Ga、In、Ti)。杂质元素在硅、锗晶体中含量的多少决定了硅、锗单晶的电阻率。电阻率不仅与杂质浓度有关,

3、而且与载流子的迁移率有关。当杂质浓度较大时,杂质对载流子的散射作用,可使载流子的迁移率大大降低,从而影响材料的导电能力。考虑到以上因素,从理论上计算了电阻率与杂质浓度的关系曲线,如图9-5所示。在生产工艺上按电阻率的高低分档。掺杂有三档:轻掺杂(适用于大功率整流级单晶)、中掺杂(适用于晶体管级单晶)、重掺杂(适用于外延衬底级单晶)。(2)根据杂质元素在硅、锗中溶解度选择掺杂元素各种杂质元素在硅、锗中溶解度相差颇大。例如,采用大溶解度的杂质,可以达到重掺杂的目的,又不会使杂质元素在晶体中析出影响晶体性能。下表列出了

4、常用掺杂元素在硅、锗单晶生长时掺入量的极限,超过了极限量,单晶生长不能进行。(3)根据分凝系数选择掺杂元素前面已介绍了几种掺杂元素,在硅、锗熔体生长时的平衡分凝系数的值。可见,分凝系数小的掺杂元素,在熔体生长晶体时很难从熔体进入晶体。因此要使K0小的杂质进行重掺杂显然是不适宜的。所以要根据分凝系数来选择掺杂元素是很重要的条件之一。(4)根据杂质元素在硅、锗中扩散系数选择掺杂元素考虑到整个半导体器件的热稳定性和在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特别是高温工艺如扩散、外延等工艺中,常常要求硅、锗单晶中掺杂元素的扩散系数要小些好。

5、否则当高温扩散制作器件时,衬底的杂质也同时以反扩散方式进入外延层中,影响杂质的再分布,对器件电性能不利。在硅中,属于快扩散杂质元素的有:H、Li、Na、Cu、Fe、K、Au、He、Ag、S;属于慢扩散杂质元素的有:Al、P、B、Ga、Ti、Sb、As、Bi等。(5)根据杂质元素的蒸发常数选择掺杂元素由于单晶制备有时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故在晶体生长过程中气液相之间处于非平衡态,杂质的挥发变得更为容易。杂质元素的挥发往往会造成熔体中杂质量的变化,这是掺杂过程中应加以考虑的因素。在真空条件下杂质元素的挥发程度通常用蒸发数

6、E表示。因为在一定温度和真空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从熔体中蒸发出的杂质数量N与熔体表面积A、以及熔体中的杂质浓度CL成正比,当浓度较低时,上述参量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N=EACL(9-10)式中比例常数E称蒸发常数。因此可知,E的数值即单位时间从单位表面积上蒸发出去的杂质数。因此,E的数值大小可以表征杂质蒸发速率的快慢程度。各种杂质元素在硅熔体中的蒸发常数E的数值由表8给出。掺杂元素的选择除上述四方面的因素外,还要考虑掺杂元素原子半径的影响。杂质元素的原子半径与硅、锗原子半径之差是影响晶体完整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尽

7、量选用与硅、锗原子半径相似的杂质元素作为掺杂剂。二、掺杂方式按掺杂剂的形式可分为元素掺杂和合金掺杂。(1)元素掺杂即直接将纯杂质元素加入硅中。它适于制备电阻率10-2~10-3Ω·cm的重掺杂硅单晶。(2)母合金掺杂是将掺杂元素与硅先做成母合金(例如,硅锑合金、硅硼合金),根据母合金含的杂质量相应的加入母合金量。(3)中子辐照掺杂(NTD)按上述两种掺杂方式掺杂,由于杂质分凝、蒸发、温度分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杂质均匀性很难作好,尤其是高阻材料更困难。近年来发展了一种中子嬗变掺杂技术。可大大提高硅单晶电阻率的均匀性。

8、中子嬗变掺杂的主要特征是:杂质不是从外部掺进原材料中去,而是被掺材料本身的一部分原子在辐照过程中直接转变而来。对硅材料而言,中子嬗变掺杂技术的基本原理简述如下:自然硅中有三种稳定的同位素,即、、,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92.28%、4.67%和3.05%。这些同位素在Si中呈均匀分布。将未掺杂的硅单晶材料放入核反应堆中辐照。俘获热中子后嬗变成不稳定的同位素,并放出了γ射线;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