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PPT课件--文言虚词复习JHZK收集整理.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PPT课件--文言虚词复习JHZK收集整理.ppt

ID:52713708

大小:1.05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4-12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PPT课件--文言虚词复习JHZK收集整理.ppt_第1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PPT课件--文言虚词复习JHZK收集整理.ppt_第2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PPT课件--文言虚词复习JHZK收集整理.ppt_第3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PPT课件--文言虚词复习JHZK收集整理.ppt_第4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PPT课件--文言虚词复习JHZK收集整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PPT课件--文言虚词复习JHZK收集整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之其而以然——文言虚词复习之1、代词,可代人、事、物,译为“它、他、她(们)”“桓侯故使人问之”(他,代扁鹊)“操蛇之神闻之”(它,代指愚公移山这件事)“执策而临之”(它,代指千里马)2、助词,译为“的”——“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3、助词,不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久之,目似瞑。”(凑足音节)“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4、动词,译为“去、往、到”——“吾欲之南海”(去)“有何陋”其1、代词,译为“它、他、她(们)(的)”“恐前后受其敌”(它们,代两狼)“百姓多闻其贤”(他,代扶苏)2、代词,译为

2、“那,那些”、“其中”“其人视端容寂”(那)“既克,公问其故”(其中)3、副词,表示推测、反问、期望或命令语气“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加强反问语气)(恐怕,表推测语气)“安陵君其许寡人”(表希望语气)据《文苑滑稽录》载,有一考生,作文喜用“而”字,试卷上一“而”接一“而”。考官批曰:“当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而1、转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是)2、顺接表并列表承接表修饰表递进——“溪深而鱼肥”(不译)——“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不译)——“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地)——“饮少辄醉,而年又

3、最高”(而且):译为“可是,但是,却”—连词以1、介词,译为“用、凭、靠、把、因为、按照、拿……”“以刀劈狼首”(用)“可以一战”(凭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靠)“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贫者自南海还,以(之)告富者”(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策之不以其道”(按照)2、连词,译为“来、以致”“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来,表目的)“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表结果)3、动词,译为“认为,以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然——“屋舍俨然”(……的样子)1、助词,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

4、—“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然而)2、连词,表转折,译为“然而,但是”“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这样)“然则北通巫峡”(既然这样)3、代词,译为“这样,如此”——“吴广以为然”(对的)4、形容词,译为“对的”提高训练1、泉州市2003年中考题下列句子中画线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欲之南海子墨子九距之B、其一贫,其一富其真无马邪?C、以告富者必以分人(C)2、甘肃省2003年中考题:下列句中画线的“之”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当余之从师也B、戴朱缨宝饰之帽C、岂他人之过哉D、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5、A)3、桂林市2003年中考题:下列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成,将以攻宋问:“何以战?”B、愿借子杀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义不杀少而杀众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D、吾义固不杀人舍生而取义者也C迁移训练:济南市2003年中考题: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于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jiè,垫,衬)背之物。惠(即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遣争者出,顾谓州纲纪(回头看着州府的主簿)曰:“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

6、罪。下面句子中画线的“以”,跟“以杖击之”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B、哉民不以封疆之界C、徐喷以烟D、不以千里称也C迁移训练:山东省潍坊市2002年中考题诗画皆以人重王士祯(清代诗人)予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价值等于平常金子几倍的好金子);章dūn、京、卞(京指蔡京,卞指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值。永叔有言,古人之率皆能书,独其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颜真卿,书法家)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莫不皆然。下列句中画线“然”与

7、其他三句中画线“然”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则弛然而卧B、诗文之属莫不皆然C、杂然而前陈者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B总结:如何掌握文言虚词1、了解每个虚词的基本用法。2、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结合语境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熟读课文及注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