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疗法操作规范.doc

中药熏洗疗法操作规范.doc

ID:52803899

大小:21.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30

中药熏洗疗法操作规范.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中药熏洗疗法操作规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熏洗疗法技术操作规程【目的】熏洗疗法是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熏蒸或浸浴,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作用等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疮疡、筋骨疼痛、目赤肿、阴痒带下、肛门疾病等。【用物准备】治疗盘、药液、熏洗盆(根据熏洗部位的不同,也可备坐浴椅、有孔木盖浴盆及治疗碗等)、水温计、必要时备屏风及换药用品等。【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根据熏洗部位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熏洗部位,必要时屏风遮挡,冬季注意保暖。3.眼部熏洗时,将煎好的药液趁热倒入治疗碗,眼部对准碗口进行熏蒸,并用纱布熏

2、洗眼部,稍凉即换,每次15~30分钟。4.四肢熏洗时,将药物趁热倒入盆内,患肢架于盆上,用浴巾或布单围盖后熏蒸。待温度适宜时,将患肢浸泡于药液中泡洗。5.坐浴时,将药液趁热倒入盆内,上置带孔木盖,协助患者脱去内裤,坐在木盖上熏蒸。待药液不烫时,拿掉木盖,坐入盆中泡洗。药液偏凉时,应更换药液,每次熏洗15~20分钟。6.熏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息。7.熏洗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衣着,安置舒适卧位。8.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注意事项】1.月经期、孕妇禁用坐浴。2.熏洗药温不宜过热,

3、一般为50℃~70℃,以防烫伤。3.在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按无菌技术进行。4.包扎部位熏洗时,应揭去敷料。熏洗完毕后,更换消毒敷料。5.所用物品需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