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绞机操作规程.doc

管绞机操作规程.doc

ID:52818491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30

管绞机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管绞机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管绞机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管绞机操作规程.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管绞机操作规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产设备操作规程编号SCG002-2005第1页设备名称GJ-200管绞机代替HT/CG0018-2003共4页1.用途用于电线电缆导体及绝缘线绞合。2.适用范围适用范围6GJ12GJ单线直径mmφ0.2~φ0.85φ0.2~φ0.85绞合直径mmφ0.6~φ2.5φ1.5~φ4筒体转速转/min10~120010~750牵引轮直径mm318节距范围mm6.08~68.706.08~68.70出线速度m/min16.2~68.716~69放线盘尺寸mmφ125~φ200收线盘尺寸mmφ400~φ6303.生产3.1生产准备3.1.1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准备好生产用具

2、。3.1.2按生产任务通知单和工艺文件的规定领取材料。确认所领材料是否合格。3.1.3检查机器各传动情况,在绞线机各传动齿轮处、托轮与筒体、收线架轴承和排线螺杆处加注润滑油。3.1.4按下启动开关,空车运行,按工艺确认筒体的转向、设备运行正常后才能正式开机。3.1.5按工艺要求安装好节距轮;选好分体压模,装在模架内。3.1.6打开防护罩,先将摇兰边上的弹簧插销拉开,分别将线盘轴从摇兰中取出,分别插入到满线盘孔内并将其放入摇兰中将插销锁紧。3.1.7摇蓝内侧一边装有制动梢一根,与满线盘侧板边缘相接触,在兰框上装有张力调整螺母,根据线径调整好满线盘张力。3.1.8将单线

3、装在最末尾放线架上;分别将满线盘线头通过筒体前端空心轴,筒体壁导轮和圆形支撑板的线模后,沿筒壁引到前端再由导轮导出,(绞线中心层在最前端)通过断线器控制环,引过分线盘后一并引过分体压模孔,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将压模固定在模座上并用压板压紧。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生产设备操作规程编号SCG002-2005第2页设备名称GJ-200管绞机代替HT/CG0018-2003共4页3.1.9用牵引线通过绕包空心轴在牵引轮上缠绕不少于3圈,然后将牵引线通过排线器收到收线盘上。将牵引线的另一端连接并在一起的放线盘线上。3.1.10如果绞合镀银线,则应戴手套,在绞线过程中不允许用手直接

4、接触镀银线。3.2绞线3.2.1接通电源。3.2.2按下启动开关,缓慢调整调速旋钮同时调整压模松紧,开动绞线机至绞线(缆芯)在牵引轮上已达0.5-1圈时,停机,检查绞合方向、节距、外径是否符合工艺要求。不符合时立刻调整,符合后开机,待绞合线到达收线盘处,停机,去除牵引线;将绞线(缆芯)从收线盘的盘芯处穿出,在盘边缘处固定。3.2.3调整压模到合适的位置,防止出现跳线或单线拉细现象,使绞线平直、圆整。3.2.4根据绞线(缆芯)的直径调整排线器。3.2.5调整收线张力。3.2.6开机,正式生产。3.2.7生产中应经常调整进绕张力及收线张力,使绞合线保持平直、圆整,收线速

5、度均匀平稳;经常调整排线器,使收线排列整齐。3.2.8导体单线用完或断线应接头时,应用冷焊或银焊接的方法。将需焊接的单线修剪整齐,确认焊接牢固。3.2.9焊接时应注意同层相邻的两个焊点距离应大于0.5米,在绞线的同一截面上只允许有一个焊点,同一单线相邻两焊点的距离应不小于10米。3.2.10绝缘线用完或断线应接头时,应将绝缘线接在一起,通过压模时松开压模,让接头通过,再调整压模,并在接头处做明显标记,提醒下道工序注意。3.2.11生产中如发现绞线(缆芯)有问题应及时停机,找出原因。可反向转动绞盘使绞线(缆芯)散开,修复后重新绞合。3.2.12收线盘满盘时,更换收线盘

6、。3.2.13不同规格的产品不能收在同一线盘上。3.3交接班或绞线(缆芯)完工3.3.1交接班或末班时应将机器及周围打扫干净,做好机器润滑,填写工作记录,在未满盘的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生产设备操作规程编号SCG002-2005第3页设备名称GJ-200管绞机代替HT/CG0018-2003共4页收线盘上压上标志签,以区分操作人。3.3.2满盘下轴后应填写工序卡,注明产品型号、规格、长度、操作人等内容,将工序卡挂在线盘上。并将其放到指定区域。3.3.3全部完成绞线(缆芯)工作时,应将机器上所有单线(绝缘线)卸下,按型号、规格码放在箱子里,并填写卡片明确标识,退回仓库保管

7、。不同规格的单线(绝缘线)应装在不同的箱子里。3.3.4按3.1条内容做好清理工作。将绞线机总电源拉下。3.3.5镀银单线和绞线应用薄膜封好,防止氧化。4.一般质量要求4.1绞线(成缆)表面应平整、无划伤、无缺股、跳线。绞线导体无氧化。4.2绞线(成缆)应节距均匀,符合工艺要求。4.3单线不拉细。4.4收线张力适宜,排线平整。4.5收线盘不宜过满,应留有最少10mm的盘边。4.6如工艺中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则按工艺执行。5.常见质量问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5.1绞线(成缆)表面不平整,有跳线。原因:a.放线张力不均匀;b.压模距绞盘距离太远。处理方法:a.调整放线张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