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声的_调位_及相关问题

轻声的_调位_及相关问题

ID:5282872

大小:189.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7

轻声的_调位_及相关问题_第1页
轻声的_调位_及相关问题_第2页
轻声的_调位_及相关问题_第3页
轻声的_调位_及相关问题_第4页
轻声的_调位_及相关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轻声的_调位_及相关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0年10月Oct.,2000轻声的“调位”及相关问题第5期No.5轻声的“调位”及相关问题刘富华(吉林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长春130023)[关键词]轻声;调位;声调;轻重音[摘要]本文对轻声的概念、性质、作用及其在汉语应用上的审定和规范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并提出轻声是由于调位T(时长)发生由长至短的变化和与之同时发生的调位H(音高)高低升降的变化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历时性调位变体。[中图分类号]H014H1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0)05—0026—06TheTonePhonemeofSoftToneanditsRelatedProbl

2、emsLIUFu-hua(InternationalExchangeCollege,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12)Keywords:softtone;tonephoneme;tone;softandstresstonesAbstract:Inthisarticle,adeepinquiryismadeabouttheconcept,nature,effectofthesofttoneanditsexamination,approvalandstandardizationintheapplicationofChinese.Itispointedo

3、utthatsofttoneisadiachronicvarietyoftonephonemewhichcomesintobeingwiththemutualeffectofthechangefromlengthtoshortnessoftonephonemeT(timelength)andthehigh,low,ascend,descendchangesoftonephonemeH(toneheight).Thetwosidesemergeatthesametime.现代汉语中轻声已经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现代汉语词典》收双音节词32540个,其中轻声词¹2750个,占双音节

4、词总数的8%。统计还表明,在现代汉语中,平均每5至7个音节就有一个轻音音节。º对外汉语阅读教材所选文学作品中轻声音节占全部音节的比重可达18—21%,而留学生面对时常出现而又难以捉摸的轻声音节往往茫然不知所措。因此说,轻声研究无论对汉语研究还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和语音教学,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应当引起我们的进一步重视。一、轻声和非轻声»以往学者们论述轻声这个问题时,在概念上往往称为轻重音。我们认为轻重音的提法不科学也不太适合汉语的实际。林焘先生在《语音学教程》中论及轻声时是将汉语轻声与英语的轻重音(语流中的弱化形式)及词重音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将汉语“轻重音”与法语、土耳其语、波兰

5、语、荷兰语、俄语等语言的重音特点进行对比。这些对比无疑是很有意义的。还应引起注意的是汉语不同于以上诸语言的最大特点是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每一个词素(字)均有相对稳定或固定的声调,轻声也都有本来的声调,所谓轻声只是本调在语流中的一种历时性变调,不能说明词的第二音节读了轻¹《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7年。º厉为民《试论轻声和重音》《中国语文》,1981.1。»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6·2000年10月汉语学习Oct.,2000第5期ChineseLanguageLearningNo.5声,第一音节就必然要读成重音;也不能说明轻声状态下读了

6、轻声,非轻声状态下就读重音,而只是读它本来的声调。所以应该称“轻声非轻声”,而不应该称轻重音,例如“东西(dngxi)”→“东西(dngx)”、“丫头(ytou)”→“鸭头(ytu)”中的“东(dng)西(x)、鸭(y)头(tu)”并不是读重音而是读音节的本音原调。关于汉语有没有词重音的问题,似乎还没有定论。黎锦熙主张汉语有词重音,主张“此轻则彼¹重,后音有轻号,则前音重读可知”。徐世荣也认为“汉语的词也和别的民族语言一样,一个词有一º»个重音。”持不同观点的是高名凯、石安石,认为“汉语没有词重音。”我们认为,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词重音,只有轻声与非轻声,即本音和本音在一定条件

7、下或语流中的音变。汉语现实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存在着的重音形式及轻重音的对立,应该是句重音及语调重音,或者是语法、语义及语用上的重音。这种情况与英语等语言中的词重音具有本质的不同。例如“他是学生”,作为一般判断句,“是”不一定轻读,但若读成标准的去声“是(sh)”或重读的时候,“是”就不是判断的动词而是表示强调的副词了,“是”就有了“的确”“确实”的语义内容。这种重音或轻重音变化与双音节词里后一音节读轻声(如大意、月亮等)的性质完全不同,后者是词的两个语素之间本音与变音的关系,而前者是句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