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声问题检讨和教材中轻声标注的原则

轻声问题检讨和教材中轻声标注的原则

ID:42877924

大小:11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3

轻声问题检讨和教材中轻声标注的原则_第1页
轻声问题检讨和教材中轻声标注的原则_第2页
轻声问题检讨和教材中轻声标注的原则_第3页
轻声问题检讨和教材中轻声标注的原则_第4页
轻声问题检讨和教材中轻声标注的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轻声问题检讨和教材中轻声标注的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轻声问题检讨和教材中轻声标注的原则发布时间:2013-1-16发布者:谢仁友來源:提耍:本文以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语文版、北京版等主耍小学语文教材以及十几种对外汉语教材为材料,归类、统计、分析了它们在标注轻声中的人量分歧,指出:一些教材大量标注轻声的依据是传统语音论著对轻声规律的论述,而论著论轻声规律的依据则是传统上对轻声的性质和特点的认识。文中对轻声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深入检讨,指出:后字轻、短并稳固地失去原有调值,形成轻声特有的声调,这是轻声区别于一般轻读(即轻音)的最重耍的特征。传统语音学论著没有抓住轻声“稳固性”这一点,导致所捉轻声规律失之过宽,从而导致一些教材轻声标注失妥

2、,不利于学习和掌握。文章提出了教材屮轻声标注的三人原则,即:要区别轻声和各类轻音,轻音标注原字调;标注轻声要以词为基本单位;“可轻声”一律标注原字调。本文的研究,对教材中科学、准确地标注轻声,消除各种分歧,具有重耍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关键词:教材轻声轻音标音原则O引言按照通常的定义,所谓轻声,就是指在词语中念得又轻又短的咅节。轻声的研究,a1922年赵元任《国语罗马字研究》发表就开始了。赵元任(1959)《语言问题》、(1968)《中国话的文法》和罗常培、王均(1957)《普通语音学纲要》中的论轻声部分,林慝(1962)《现代汉语轻音和句法结构的关系》、(1983)《探讨北京话轻音性质的

3、初步实验》,林茂灿、颜景助(1990)《普通话轻声和轻重音》,曹剑芬(1995)《连读变调与轻重对立》,等等,都是轻声硏究的经典文献。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重耍语音现象,各种现代汉语教材更是无不论及。这些论著对轻声的性质、声学特征、轻声与语法的关系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探讨,大大推进了轻声的研究。然而,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正如屮国人民人学教授、语音学家劲松(2002)在其《现代汉语轻声动态研究•序》中所说的「'普通话的轻声现象可以说是难题屮的难题,无论在性质、功能和规范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意见不一,不利于普通话的教学、推广和研究。”“教学中不知对学生怎么讲,研究中不知对读者怎

4、么说。看看别人写的冇关著作和文章,又是众口不一。”所以感到十分困惑。2006年,著名语言学家、现代汉语语音学权威林卷先主去世,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的语音学家曹剑芬作《加强汉语轻音的研究》⑴一文缅怀,文中也提出了一连串问题:“轻音跟非璽音是什么关系?非重音轻到什么程度才算轻音?这种程度上的差界究竟怎样衡量?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把握?它们在语流中的分布又有什么规律?这些问题,至今尚无十分明确的认识,有待于进-步的研究和探索。”其至在轻声的命名上人们还存在分歧,有的川“轻声”(如罗常培、王均1957),有的用“轻音”(如林1957>1962、1983),有的则“轻声”“轻音”都用(如赵元任1968)

5、。[2]至于具体哪些词读轻声分歧更大。如名词后的方位词“上”“下”,高校现代汉语教材都认为念轻声,《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沌纲要》认为都念可轻可不轻的“可轻声”,《新华字典》认为都念原字调,《现代汉语词典》则认为“上”念轻声而“卞”不念轻声。哪些词读轻声,语音学专家、高校现代汉语教材和权威辞书都矛盾不一,那么,各小学语文教材、对外汉语教材课文注音屮轻声标注出现较人分歧,也就H然而然了。我们考察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语文版、北京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同时也考察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标准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博雅汉语》、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汉语教程》等十几种对外汉语教材[3],发现它们在轻

6、声标注上分歧相当大。最典型的,如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注音屮,“一个母亲”屮的量词“个”,“黑板上”“树枝上”“大树下”“瓶子里”中的方位词“上”“下”“里”,“写上”“收下”“掉下来”“走过去”“唱起来”中的趋向补语“上”“下”“下来”“过去”“起来”,“背一背”“好不好”“写不好”屮的“一”“不”,《现代汉语词典》标注为“可轻声”的“看见”“知道”等,都标注为轻声,轻声数量很多;而人教版小学语文中这些都没有标注为轻声,轻声数量较少。据我们统计,文字内容基木相同的课文《乌鸦喝水》,苏教版屮轻声字有21%(共96个字,其屮20个轻声字),而人教版中轻声字只11.34%(共97个字,其中11

7、个轻声字),二者相差将近一倍。对外汉语教材中标注的轻声更多。除上述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说的各类外,像“试一试”的''一试”[4],“冲洗一下”屮的“一下”⑸,“我是英国人”中的“是”,“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中的“去”[6],都有标为轻声的。那么,为什么轻声标注分歧这么大?它们标注轻声的依据是什么?在教材中,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轻声标注原则?这就是本文耍研究的问题。木文先简述一些教材标注轻声的文献依据——语音论著对轻声规律的论述,并进一步简述论著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