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案.doc

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案.doc

ID:52856705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31

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案.doc_第1页
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案.doc_第2页
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案.doc_第3页
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案.doc_第4页
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升专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大专本通用)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所需学时:讲授学时数:4实践环节学时数: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社会性及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2、初步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3、掌握师幼互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4、了解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及师幼互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及师幼互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学内容时间分配:1、提出学习本学科的要求2、明

2、确学习方法3、介绍本学科的历史作业及思考题:详见各节教学的基本内容注重幼儿园社会教育是20世纪我国幼儿教育的新特点,也将成为21世纪我国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翻开我国幼教史,一条幼儿社会教育的发展线索依稀可见。萌芽阶段:(零星的,不系统的主张)早在上世纪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和家庭教育法章程》就强调使蒙童远离恶习,习善良之规范。而且湖北武昌幼儿园就强调幼儿教育的开导事理,涵养德行的功能,在确定的7门课中,“行仪力、“训话”直接与社会教育有关。陶行之的思想,认为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重要的

3、生活,幼年的教育是重要的教育。独立阶段:(陈鹤琴张宗麟)陈鹤琴提倡的“活教育五指活动”社会教育是重要内容,他非常重视幼儿园的课程研究。他认为儿童的生活是完整的,教材也必须是完整的。完整的、有系统的课程应该有中心一一儿童生活的环境,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张宗麟与陈合作,有许多共同的研究成果。他对幼儿社会领域的研究较为系统、深入。30年代初出版了《幼稚园的社会》,是我国幼教史上最早、最全面,深入地论述幼儿社会领域课程及实施的著作,包括儿童之社会的特征,儿童的社会适应性等,还讨论了社会领域的课程目标,他认为;教育的灵魂不

4、在乎罗列许多科目,也不在乎养成良好公民,而是在乎养成适合于某种社会生活的人民。这个阶段,社会教育,社会课程作为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得以确认你在结构上、体系上及实践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标志是张宗麟的《幼儿园的社会》。此后社会教育在幼儿园课程结构中消失。1952年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暂行规程》和1979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条例》中有社会教育的因素,但有时以儿童环境的形式出现,有时又以常识的形式出现,有时以品德教育酌形式出现。直到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发展阶段:6/6《规程》给我们建立和完善幼儿园社会领

5、域的课程提供了法规、政策和理论的空间。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社会教育。美国社会领域的课程是从幼儿园+大学。专供幼儿园使用的教材叫《出发》,即初涉人生的幼儿在社会的海洋中启程。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第一节社会性及其对学前儿童发展意义一、社会性简介当一个人独处时,是谈不上“社会计的,但身边只要再有一个人,“社会"就构成了。一个家庭,这是一个小社会;一个单位,也是一个小社会。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人的生存一天也离不开社会。人们每天都在各种小的、中型的、大的社会群体中,充当者各种角色(横向、纵向),表

6、现着自己的社会性。你跟别人打交道方式,、你对别人的态度、你怎样受别人影响、你怎样影响别人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人社会性的表现以及表现自己的社会性场合。(一)社会性的产生生理需要即指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一些需要。如饮食、睡眠等需要{社会性需要即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如劳动需要、交往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及成就需要等。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特点从心理学角度,结合学习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亲社会性行为、道德等五个方面作为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内容,对于每一方面的具体内容逐一展开解释,并详细

7、论述其发展特点。一、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既主体对自己和自己心理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只有人类才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儿童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我国学者从知、情、意这一角度出发,认为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自我评价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等。首先,幼儿自我评价表现在对自己性别的认识,还有自己的名字、年龄班;其次,观察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动作、能力、爱好、所有物等;最后,涉及自己与父母给同伴的关系。儿童进行自我评价的途

8、径有三种:(1)掌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2)社会性比较,即从与别人比较中对自己做出评价;(3)自我检验,或狭义的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包括自我感受、自尊,自爱等,其中自尊是自我体验的核心内容。自尊是自我概念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胜任、愉快、值得尊重的自我体验。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一种积极的评价和体验,他是在社会化比较过程中实现的。自我控制是指目标受阻时,个体抑制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