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6讲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件湘教版.pptx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6讲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件湘教版.pptx

ID:52868033

大小:9.36 MB

页数:66页

时间:2020-03-29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6讲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件湘教版.pptx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6讲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件湘教版.pptx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6讲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件湘教版.pptx_第3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6讲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件湘教版.pptx_第4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6讲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件湘教版.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6讲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件湘教版.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Ⅰ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6讲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考纲呈现KAOGANGCHENGXIAN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考纲解读KAOGANGJIEDU1.了解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危害。2.明确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及危害。思维导图SIWEIDAOTU考点一 洪涝灾害考点二 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自然灾害内容索引NEIRONGSUOYIN课时作业洪涝灾害1.自然灾害概述(1)概念: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2)分类: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大致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3)主要特征:复

2、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和潜在性。(4)危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5)中国的自然灾害:最常见的是洪涝和干旱。(6)衡量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除与自然灾害的本身变化有关外,还与发生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有关。一般人口越稠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损失越严重。2.中国的洪涝灾害(1)洪涝灾害的类型①②(2)形成洪涝灾害的因素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地貌特征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植被分布人类活动(3)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①受季风的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②我国暴

3、雨具有季节性、频发性和高强度的特点。③近年来因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显著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洪涝灾害。1.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1)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使得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比重高达80%。(2)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湖泊萎缩,使上中游涵养水源能力和中下游蓄水、排水能力减弱。(3)大量河道、湖泊被淤积、填埋,缺乏蓄洪、滞洪场所。(4)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差。2.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以淮河、黄河、长江为例)(1)淮河的治理上游建水库和蓄水工程;中游利用

4、湖泊洼地蓄洪,加固干流的堤防;下游开辟入海河道,分流排泄洪水。(2)黄河的治理上游兴建水利枢纽蓄积洪水,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下游加固黄河大堤。(3)长江的综合利用和治理洪涝灾害问题的分析思路1.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思路(1)来水大。影响因素: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入海口少;植被——植被覆盖率低。(2)排水不畅。影响因素: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道淤积;占用河道。(3)调洪蓄洪能力差。影响因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洪涝灾害问题的分析思路2.洪水治理问题的分析思路可从拦洪、蓄洪、行洪、分洪、泄

5、洪等方面来思考,具体要求是: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工程;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但对黄河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对长江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游退耕还湖结合起来。命题探究1.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下图示意河南省各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水旱灾害的分布特点及成因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水旱灾害的分布特点及成因答案分布特征:北部(三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多,南部(两区)水旱灾害发生

6、年份相对较少。原因:北部(三区)和南部(两区)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属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部(三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南部(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小,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也较低。水旱灾害的分布特点及成因解析根据经纬度信息可知,河南省位于我国的南北方过渡地带,所以该省的气候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南北差异,尤其是降水方面。以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显著的特征作为切入点,结合图示进行对比分析即可。2.图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b示意M城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2011年,该地区

7、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答案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降水量大且集中。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解析由经纬网知M城位于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地水患灾害(洪涝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地势、河流特征、风暴潮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根据气候资料可知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由图可知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广,集水范围大,夏季河流来水量大。M处地形平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水下泄速度慢。受海湾地形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