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精度分析- .pdf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精度分析- .pdf

ID:52979946

大小:67.11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05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精度分析-  .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精度分析- .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圜..。.量..I一~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精度分析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中捷钻镗床厂(辽宁110142)易刚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按其控制方式,可分为开环、式中——电动机到丝卡T的传动比。半闭环和全闭环三类,现结合相关精度分析如下。计算出移动部件的伺服刚度,滚珠丝杠副的接lI开环进给系统触刚度,滚珠丝杠的最小拉压刚度~Kmin和丝杠轴承的数控机床基本上不用开环进给系统。它虽然简单,轴向接触刚度b后,按弹簧串联原则合成但如果负荷突然加大,或者脉冲频率变化剧烈,则执行L一——1儿三一1/R+1/+l/K+1/T部件的运动可能发生误差,这就

2、是常说的“失步”现象。川半闭环进给系统的定位精度是在无切削空载条件下2.半闭环进给系统检验的。因此,载荷只是导轨的摩擦力,因而引半闭环系统的误差,包括丝卡T的导程误差、丝杠轴起的误差6为承的轴向圆跳动、伺服系统的误差和伺服系统闭环之6=Ff/k∑外,还包括各机械环节弹性变形引起的误差。6加上丝杠任意300mm内的导程公差和轴承的轴向(1)定位精度计算在进给系统内,存在各种干扰跳动,不应超过要求的定位公差。因素如摩擦力、切削力及惯性力等。伺服系统在这些因(2)重复定位精度计算如果伺服系统施加在移动素的作用下,必然产生位置偏差。为

3、了抵抗这些干扰,部件上的力不超过导轨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则移动伺服电动机必须提供一定的输出力矩。这个力矩与位置部件是不动的。静摩擦力除以系统综合刚度,就是不灵偏差之比,成为伺服刚度,输出量为伺服电动机的输敏区(死)△。△就是最大重复定位误差出转矩,输人为位置偏差角,单位为N·m/rad。伺服△=±F/k刚度为单位位置偏差,电动机能产生多大的转矩以(3)提高定位精度的途径经过计算,如果发现克服外界的f扰,计算公式如下定位精度不够,可以通过下列途径来提高:①提高丝杠,K(1+Kv。)精度。②提高各环节的刚度。‰——一应先考虑提高刚度

4、较低的环节的刚度。如果伺服刚式中——伺服系统的开环增益,通常,取K=8~度较低,可适当加大系统增益K。但是刚度过大,可能25(s),点位控制机床可取小值,轮廓会引起系统振荡。提高机械环节的刚度可以有下列途径:控制机床可取大值;适当加大丝杠直径;增加滚珠的罔数和列数;改一端轴K.——伺服电动机的转矩系数,等于电动机的输向固定为两端固定;改变推力角接触轴承的组配方式。出转矩与电枢电流之比(N·m/A);如果上述措施都不奏效,则说明半闭环系统已不能——伺服电动机的反电动势系数(s·V/rad);满足要求,应改用全闭环系统。——速度环

5、的开环增益,可取为:(2~4)3.全闭环进给系统;各机械传动环节都已包括在闭环之内,其误差可由R——电枢回路和伺服放大器的阻抗()。闭环系统纠正。闭环系统的误差为反馈装置(如光栅、把这个伺服刚度k折算至移动部件感应同步器等)的误差和伺服系统的误差,这是无法避()‘()免的。MW(收稿日期:20101201)20¨年第4期参磊冷加工www.metalworking7950.co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