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化解途径探析——以青岛地区高校为例

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化解途径探析——以青岛地区高校为例

ID:5307360

大小:197.9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7

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化解途径探析——以青岛地区高校为例_第1页
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化解途径探析——以青岛地区高校为例_第2页
资源描述:

《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化解途径探析——以青岛地区高校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NO.4,2013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化解途径探析——以青岛地区高校为例宋双成徐壮飞。(1.邢台学院,河北邢台054001;2.青岛滨海学院,山东青岛266555)摘要:当前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集中性的特征。文章依据相关调查结果,从多个视角分析了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因,提出了化解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可行性建议。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成因;化解途径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811(2013)04—0066—2作者简介:宋

2、双成(1964一),邢台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理论与实践。根据课题研究需要,笔者相继走访了青岛地区部分本、求职中屡屡被拒绝怎么办;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感专科院校,就高校应届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就业到迷茫;择业中的性别歧视对自己有没有影响;专科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调研。从调研来看,毕业生群体能够对当前升本、本科学生考研与求职时间冲突的困惑;即便是已经的就业形势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较为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也在思量自己所选择的单位是否清晰的目标,就业心态总体是健康的,主流是向上的。但是,是

3、最佳的选择方案,等等。第二,自卑心理。部分毕业生我们同时也注意到,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部分毕业生或觉得自己是非重点高校毕业,或是民办高校毕业生,或仍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诸多就业心理问题。是专科生而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第三,过通过调研,笔者以为,高度重视化解毕业生就业心理度依赖心理。部分毕业生存在着将落实就业单位完全寄托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统筹规划,切实把各项措施真正在家长通过社会关系联系或学校推荐上,在求职时不能主落在实处,凝成合力,是有效化解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动寻找就业信息,等等。关键。(二)复杂性。所

4、谓复杂性,是指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一、当前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特征的成因构成呈现多元化的明显特征。当前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三)集中性。一是就业心理问题的集中性。调查(一)多样性。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形形色色、各式各显示,过度焦虑是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最普遍的心理问题。样,主要有:第一,过度焦虑心理。调查显示,引起毕业二是就业心理问题人群的集中性。一些基础性学科毕业生、生过度焦虑的主要原因有:担心自己能否寻找到实现自我学习成绩不佳毕业生以及部分女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理想的平台;在就业中是否能找到一个既适

5、合自己专业特题表现尤为明显。长、工作环境又优越的单位;用人单位能否选中自己,在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成因分析适中,教育方式要恰当,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过分严格,会大大有益于留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其次,教师要更多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心理压力,虽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关注留守青少年的成长,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了解其想法,的希望和出发点是好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高的压并能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学校与老师的关爱。力会给子女的心理健康造成一系列负面的影响,与其他方(四)应发挥社会在解决农村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面相比,子女的健康成长

6、比什么都重要。方面的作用(三)解决农村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应发挥的留守青少年问题不仅是家庭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作用社会各界应加以高度关注,为留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建言在家庭功能不健全的情况下,学校应给予留守青少年献策。此外,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各种传媒宣传心理健更多的关爱与帮助,切实履行作为留守青少年社会化过程康知识,同时也呼吁他人平等看待农村留守青少年,减少中重要场所的职责。学校要大力加强心理教育_T作,重视他们受别人的歧视或不公正待遇,努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建立农村留守青少年心理发展档创

7、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对于一些生活或其他方面存案,及时发现和诊治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还要在困难的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让关注和改善农村未成年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利用中小学的现他们也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无忧无虑的成长。有条件,在节假日为学生提供“夏令营”之类学习活动机会,参考文献展与教育问题U】.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1):71—76.【1】李蔚.心理健康的定义和特点U】.教育研究,2003[5】王宏伟.浅析青少年的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卟北京(10):69—75.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3

8、(1).【2】李庆东.浅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U】.辽宁广播大学[6】陈永进,卢康健,巫田森,董美丽,程魏.重庆市农村青学报,2003(2):24—25.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I1.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3】邢金萍.农村留守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心理援助U】.青(5):615—617.年探索,2007(3):87—90.责任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