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16例临床分析.doc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16例临床分析.doc

ID:53181649

大小:6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2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16例临床分析.doc_第1页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16例临床分析.doc_第2页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16例临床分析.doc_第3页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16例临床分析.doc_第4页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16例临床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16例临床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16例临床分析作者:张春霞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人民医院内三科,466000【摘耍】冃的探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发垂体增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作出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16例患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发垂体增生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冋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分析、内分泌检查三项的资料。结果1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患者的各激素水平明显异于正常水平。MRI检査显示垂体明显增大,上缘隆起,向鞍上生长,增强后均匀强化,根据以上结果可明确诊断出患者患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发垂体增生。经甲

2、状腺替代治疗6〜9个月后,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基本消失,各激素水平基本恢复正常,垂体恢复正常大小。结论对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发垂体增生疾病來说,甲状腺替代治疗是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增生,临床分析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甲状腺自身病变引起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进而引发的疾病。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可反馈性引起垂体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和垂体促中状腺细胞增生⑴。由于垂体增生会导致垂体体积增大,常被误诊为垂体瘤。现根据我院2003年至2008年3月收治的16名患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

3、发垂体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先做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我院2000年3月到2008年3月收治的患有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发垂体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9例,年龄为12-60岁,平均年龄为(35.3±4.3)岁,女性患者7例,年龄为11~57岁,平均年龄为(37.5±4.1)岁。所冇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体质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内分泌检查:甲状腺球蛋白抗体>400.0U/ml(正常范围:0~60IU/ml),甲状腺过氧化物抗体>200.0IU/ml(lE常范围0〜12.

4、1IU/m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2.74pmol(正常范围3.1~9.3pmol),甲状腺素3.81pmol/L(正常范围9.2〜27.2pmol/L),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22ng/mL(lE常范围08〜2.20ng/mL),部分女性患者泌乳素36ng/mL(正常范围4.79〜23.3ng/mL)o1.2.2影像学检查:经MRI检测可知,垂体体积增大,较饱满,上缘隆起,Tl.T2加权均为等信号,增强均匀强化,向上鞍生长,直径1.6〜3.2cm。1.3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均予以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每口一次起始剂量为25ug的甲状腺激素口服用药一

5、个月后逐渐加量至50ugo期间需定期检查甲状腺分泌情况和垂体大小情况。每个月增加剂量25ug,当增加到125ug时,停止增加药量,维持使用。治疗时间持续9个月,观察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各激素水平以及MRI检查结果。2结果16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诊断为垂体腺瘤,经内分泌检查和MRI检测结果,4例中有2例误诊为垂体腺瘤。两例垂体腺瘤患者经开颅手术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有所好转,但畏寒、乏力、默默不欲食的症状依然存在,此吋对这两例和其他12例患者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方法,症状基本好转。另外两例患者治疗后,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经口服用药两个月后,患

6、者患者畏寒怕冷、四肢厥逆、食欲不振、乏力、面色浮肿症状基本消失,各激素水平也逐渐恢复正常,女性患者泌乳和月经期也逐渐恢复正常,腺体体积也恢复正常水平。3讨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本身病变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的内分泌疾病,现代较为常见。按照年龄可分为三种:始于胎儿或婴儿吋期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称为呆小症;始于青春期以前的为幼年性甲减;始于成年以前的为成年性甲减。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在青少年时期常表现为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个子矮小,而在成年则表现为畏寒、四肢厥冷、面部浮肿的症状,还有部分女性患者会表现为月经不调。其发病

7、机制为由于甲状腺本身发生病变,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正常值,因此可反馈性刺激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泌增多,垂体分泌细胞的增生。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可继发垂体瘤[2]。垂体的增生是分泌细胞的增生,属于可逆性的增大,临床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两种。其中病理型垂体增生是由于垂体作用的腺体分泌激素水平长期低于正常值,导致负反馈机制丧失,进而使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而导致的垂体代偿性增生⑶。本实验的16位患者中有两例诊断为腺体瘤,其余14例均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发垂体增生患者。根据对其的临床表现的观察可知,在治疗前,患者会不同程度出现畏寒、

8、四肢厥逆、面色浮肿、乏力气短懒言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患者体内多种激素水平较不平稳,如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抗体水平升高;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