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文”的实践与思考.doc

数学“作文”的实践与思考.doc

ID:53234880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2

数学“作文”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1页
数学“作文”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2页
数学“作文”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3页
数学“作文”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作文”的实践与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作文”的实践与思考摘要:传统的数学作业存在某些弊端:目的单一、内容单调,缺乏让学生感到学有所获。因此,我们将“作文”引入小学数学作业Z中,展开数学“作文”的实践与思考。关键词:数学“作文”;实践;思考每个学生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可是打开学生的作业,寓有创新性的答案却不多。我尝试将语文学习的重要形式与内容——作文引入小学数学作业之中,让学生能自主地对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学习体验、也可以是对教师的建议,通过写作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让学生通过这样一种自主化的形式探索知识、获取知识,和教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一、小学

2、数学“作文”的实践数学“作文”一般在屮高年级学生中实施。起始阶段可能两周安排一次,然后根据“作文”的形式与内容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字数不限。1・叙述性——寻找学习轨迹当一周学习结束,让学生回顾数学学习与活动的情况,有重点、有选择地记录数学学习生活,目的在于让学生开动脑筋,更重要的是寻找到学习发展轨道,如三年级褚祥同学的数学“作文”一一巧“数角”星期四的数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要求迅速数出一共有多少个角?我仔细地看了又看,很快发现了规律,数了一下一共有9条边,先用第一条边和其他边组合起来,一共有8个角,再

3、用第二条边和其他边组合起来(除第1条边)一共有7个角,这样数下来是8+7+6+4+3+2+1=36(个)。老师听了我的分析,直夸我聪明!2.规律性一一拓宽思维空间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如葛凡同学的数学“作文”——抢“30”的必胜秘诀今天数学课上,老师带领我们玩了一个游戏:两个人,轮流从1开始,依次报数,每人每次最多报3个数,至少报1个数,谁先报到30谁获胜。我和老师玩了好多次,每次都是老师胜。怎样才能获胜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又一轮比赛开始了,我暗暗地记住老师报的数:10、1

4、4、26……啊呀!我又要输了!后来我让老师先报,试了几次,无论我先报还是老师先报,都是老师赢!虽然我输了,但我发现:老师在报30之前,总抢26、22、18、14、10、6、2o哈哈,一定要抢到2。那我先报1、2,为什么又输了?我发现:先抢到2,以后无论对方报几个数,我报数的个数和对方的个数相加一定要等于4,这样,我先报2,就胜券在握了!嘿,今天这节课可真有趣!3.实践性——培育探索精神数学貝有应用于实际,才会变得有血有肉,也确立了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徐浩然同学学习所得——我的答案符合实际情况今天的

5、数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实际问题:小朋友排队做操,一班有30人,二班有34人,每4人站一排,一共可以站几排?开始我和同学们的解题思路是一样(30+34)三4二16(排)。问题解决了,我却陷入了沉思。我想平时做操时,两个班的同学不会混合在一起排队,每个班都有口己的位置,想到这里,我决定两个班分开排队来计算一共可以站几排。一班:304-4=7(排)……2(人),二班:344-4=8(排)……2(人)。从实际情况考虑,这2人还应该再站一排。所以一班的30人站成8排。二班34人应该站成9排。两个班一共可以站成17排。

6、我把我的想法提出来,老师和同学一致认为我的答案符合实际情况。2.开放性一一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课本中有不少让学生产生发散思维的“空白”,老师要善于挖掘这些潜在因素,设计开放性数学“作文”。这样,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出各种问题。如高方同学的学习心得——巧算“叮吟吟……”期盼已久的体育课终于来临了,我真高兴。因为老师说过这节课要举行跑步比赛,评分人是我和体委王小帅。比赛开始后,我发现等我辛苦的算出结果时,王小帅早已算完,正津津有味地看比赛呢。我问他:“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他说:“我的选手去掉最高分,

7、去掉最低分,剩下的都是接近90分,不妨取90为基数,超过90的表示90+'零头数',不足90的表示90-“零头数于是我这样算(93+95+96+88)一4=90+(3+5+6-2)4-4=90+3=93o你可以试一试。”我照着他说的去做,果然算得既快乂对,这下我明白了,掌握了速算的技巧,在生活中的作用真大,它不仅可以节省运算时间,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二、小学数学“作文”的思考通过不断地实践与研究,学生深深地爱上写数学“作文”这种课外作业形式,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1•数学“作文”成为转变学生作业观的

8、契机学生从机械性、重复性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2•数学“作文”成为了学生展示个性的天地通过这种课外作业形式,充分体现新课标中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要求,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3•数学“作文”成为维系生活和数学课堂的纽带通过数学“作文”,能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用数学思维去审视,用数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