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资料看古夜郎国的农业

从考古资料看古夜郎国的农业

ID:5325934

大小:295.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8

从考古资料看古夜郎国的农业_第1页
从考古资料看古夜郎国的农业_第2页
从考古资料看古夜郎国的农业_第3页
从考古资料看古夜郎国的农业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考古资料看古夜郎国的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农史199年第18卷第1期从考古资料看古夜郎国的农业王海平,,我国西南地区古夜郎国的历史短暂文缺记载较少人们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甚了解本文利用考古资料对贵州古夜郎国不同阶段的农业经济进行了探讨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了其所处的。不同社会形态。,,夜郎史的研究在中国民族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史籍记载简略且多有抵悟加之后人考证所依据的史料又大相径庭,故对古夜郎的疆域、族属、社会性质以及农业等问题,自古,。。以来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于古夜郎的疆域和社会性质笔者曾分别进行了阐述¹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发现的有关古夜郎农业考古资料进行爬梳、归纳,并就其中

2、的一些问题略抒,C己见以期有裨于中国农史的研究一、古夜郎地区的早期农业工具,。。·夜郎的前身是群柯样柯的文字记载始见于春秋时期小匡篇》载:一般认为《管子齐“、、、、、、、,”。,,桓公言南至吴越巴样柯不庚雕题黑齿荆夷之国莫违寡人之命按春秋时期中原,,大国从立国至强盛约需百年左右时间;西南夷地区的古夜郎国属不发达地区能被中原大国,。,所认同其社会经济至少经过了百年以上的发展进程因此拜柯的起源大体可追溯到西周早。,,期或更早据目前已掌握的资料表明西周早期到战国初期夜郎地区尚处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其农业仍处于原始的刀耕火种阶段·日:“,⋯,C”,,(华阳国志南中志)群

3、柯郡⋯舍山为田无蚕桑舍有两种情形一是三岁治田一是刀耕火种。周代中原内地有所谓蔺田、新田、击田º,指的就是前一种情况。古夜郎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农业耕作方法远落后于中原地区,普遍实行的是刀耕火种,即《天“,,”。,禄识余》所说的先约某家日有事于击田虽数百里如期而集组斧随焉组即锄这里所说的组、斧农具无疑是指磨制而成的石锄和石斧,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佐证。(一)播种除草农具有段石器1954年,贵州省博物馆筹备处首次在盘县平关、沙陀—,。,,两乡征集到四件磨制石器其中一件为有肩有段石器»据笔者的统计迄今为止在贵州西.王海平:(玄」占夜郎国族属及J汇什会性质19

4、4期¹»º从可乐墓葬资料探》(贵州大学学报》86年第;(关于夜郎考古的儿,。个问题)(贵州文史丛刊)1987年第3期,.,,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l册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245贞,贵州省州博物馆筹备处:子,器》(文物参考资料》。(贵州地区发现的儿件9年第9期部的毕节、威宁、赫章、兴仁、望漠五县和水城、盘县两特区境内,已征集和采集到的有段石器。,(包括有肩有段石器)30余件¹初步研究表明古夜郎地区的有段石器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式)I式其特征是器身规整正面平直背面中部隆起形成弧形段脊段以下内斜收至刃口,上段窄,下段宽,通高在8.811.1厘,刃.6一石

5、厘米,1.62.7厘米,一米口宽3厚一质料均为。,,,,玄武岩n式其特征是背面中部起棱形成直线浅沟这种有段石器的上段剖面多呈半圆形通高在8.211.6,刃.35厘米,,.22.3厘米,、一厘米口宽4一厚2一质料有玄武岩碎屑岩和辉绿。,,,,岩等m式其特征是在上段磨棱角形成上窄下宽两段有磨四棱的也有磨两棱的正背平直,一般厚薄均匀,正面呈梯形,通高在.2.8厘米,口.85.2,.62.3厘6一12刃宽3一厘米厚一,。,,,米质料为玄武岩和石灰岩W式其特征是有肩又称有肩有段石器即在两肩之间加工出直段,此类有段石器一般肩部较宽,且呈斜坡状,通高在4.5一8.4厘米,刃口

6、宽3.6一5.8厘米,厚1一1.3厘米,质料均为隧石。上述有段石器与云南、广西、广东地区所出土的石器如出一,。辙其时代应为殷商至战国初期º,。、据笔者的复原贵州地区有段石器的使用有两种方法一种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及南洋,,,太平洋诸岛等地的有段石器的使用方法相同即取一段树枝的干节将干枝削去一半扎上有,。段石器便可以枝作柄使用»这类有段石器的使用痕迹大多数表现为向背面进行的崩碴和崩塌的大豁口,证明它们是一种砍伐树木和开耕荒地的生产工具,古夜郎地区出土的I式、1。,,式有段石器即属此类至于有肩有段石器则采用桦卯方法装柄使用即在木棒上凿穿一个洞口,,,。(即卯口)然后把

7、有段石器的桦头(即肩部)套人卯口内用绳索捆绑牢固便可使用由于这类有段石器的器身较小,即不适宜于砍伐,亦不能用于掘土,一般推测它们只能是用于松土。或除草的农具¼(二)收获加工农具半月形石刀和石杆半月形石刀和石柞是收割和加工农作物必。—,,不可少的农具1984年7月笔者在发掘毕节县青场遗址时发现了4件半月形石刀和2件石,,。,,柞数量虽少但其意义不可低估½该石柞系用砾石磨制而成为上宽下窄扁形由于没有发现与之配套使用的石臼,故推测当时可能是把粮食放置在石板或石块上,然后直接用石柞研磨。,,,,的半月型石刀形状酷似半月形刃部锐利石刀背部一般有两个对钻的圆孔证明这种石刀是

8、用绳索穿孔后系在手上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