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桐梓悠悠古夜郎

走近桐梓悠悠古夜郎

ID:12763653

大小:41.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8

走近桐梓悠悠古夜郎_第1页
走近桐梓悠悠古夜郎_第2页
走近桐梓悠悠古夜郎_第3页
走近桐梓悠悠古夜郎_第4页
走近桐梓悠悠古夜郎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近桐梓悠悠古夜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走近桐梓悠悠古夜郎黄光荣近来在桐梓境内到处传唱由县委书记罗其方作词,著名军旅作曲家杜兴成作曲,著名民歌风格演唱家祖海演唱:“娄山关下我家乡”歌曲。歌曲开头是:“巍巍的大娄山哎!悠悠的古夜郞!”伴着歌声,让我们走近桐梓悠悠古夜郎。一、解读夜郎古国特征夜郎国是2200多年前贵州高原上一个昌盛繁荣的少数民族王国,然而在公元前25年,它仿佛在一夜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有关夜郎的文字记载和考古发现数量非常少,不重复的文字加起来只有近千字,描述了不很清楚的夜郎轮廊。有关夜郎的文字记载主要包括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晋常璩《华阳国志》等史书之中。记载了

2、夜郎:有盘发髻,畲山为田,“干栏式”建筑,‘邑聚,兵力强大,绶了王印,“图腾为竹”等特点。解读:朱俊明在《夜郎史稿》中解读“夜郎”二字是以农业为业的种田人。中央民族学院民语系李锦芳、阿炳合作的《“夜郎”语源语义考》中认为“夜”是夜郎主体民族的自称,而“夜郎”是以竹为图腾“夜人”。“有盘发髻”,头发用绳子或者布条于头顶束之。目的是方便劳动生产。“畲山为田,“田多在山坡上;“干栏式”建筑,依山而筑,楼上住人,楼下养畜;“邑聚”,有村落和集市场所;“兵力强大”,十万精兵;“绶了王印”,汉王朝的基层政权的印鉴;“图腾为竹”,马克思说“图腾一词表示民族的标志和符号”。竹是传承他们

3、的精神观念和文明的载体及信仰。由此可知,夜郎古国是少数民族农耕社会,农业经济发达,有了一定的政治生活场所且有军事实力。史学家朱俊明在《夜郎史稿》是这样解读秦、汉时期的夜郎:“夜郎”二字其意是种田人。它们结成的社会是耕作骆田(不懂中耕除草的田)为主的农业社会。他们生存的地区是野兽出没的林莽荒野,简陋的生产工具,只能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依靠集体力量与大自然进行有效的斗争,财产公有制,有人口聚居的村落和城镇雏形,故《史记》里称“邑聚而居,能耕田”。按他们显露“风俗”“五常之性”“民族成分”,在这地区秦设黔中郡,汉改为牂柯郡。“牂柯”二字解读是男性生殖器形状的音读。牂柯象征祖先

4、牡器加以崇拜的图腾,反映了他们是父权奴隶制大家族社会,是封建领主制形成基础的。到元明清演变为大小土司,画地为牢,自雄一隅,互不相属的若干封建壁垒,割据分离局面使社会经济长期停滞,发展缓慢。夜郎在两周时代产生若干小国并在相互间形成初步联盟后,到西汉中期达到兴盛阶段,这群体方国发展到17个,汉王朝因其内部存在的联盟关系,将他们所在区域设牂柯郡,这区域是乌江以北地区。唐蒙上书汉武帝称:“窃闻夜郎精兵可得十余万”。说明夜郎国具有相当雄厚的军事实力而成为盟主。《史记•西南夷列传》第一句是:“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史记》、《汉书》中还记载,汉王朝诏封为王国者为夜郎,句町;

5、确认且兰,漏卧,同并为候国。这三王,三候封号存在时间较长,有的竟延续了四个世纪。世居贵州的17个少数民族群体虽“俗无文字,刻木为契”缺乏文献述说源远流长历史,但世代口碑、传说、风俗,反映了与17个方国繁衍发展有内在联系。在在祖国的大西南,世界上神秘的北纬30°纬度带的南侧四川盆地与广西丘陵地带之间,以横亘的苗岭山脉为分水岭,北有乌江流域流入长江,南有南、北生盘江流域流向珠江,江河沟壑纵横密布,群峰连绵不断的高原山地。它低纬度、高海拔,近江、近海、近边(离中央太远),是大西南的咽喉地带。这里气候和土壤多样,雨水丰沛、物产丰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相对稳定;这里就是今日贵州

6、的主体区域,世居着17个少数民族的特殊群体;这里也是古贵州的主体。《史记》、《汉书》中称的“南夷”,其中的夜郎很久以来就一直是古贵州的代名词。“夜郎自大”这家喻户晓的成语把贵州与夜郎紧密连在一起,至今依然流传全国。这一典故虽然讲秦汉时夜郎人被大山封闭,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不知外部世界有多大,但它从另一侧面说明夜郎创造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它的影响经沧桑而长存!二、夜郎浮出世面贵州不少地方特别是遵义各地流传着:“蛮王仡佬,开荒辟草”,的民谣,它提示我们,开发遵义的民族渊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古遵义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纯系一片荒无人迹的不毛之地,恰恰相反,它处在世界上神秘的北

7、纬30°纬度带的南侧,是喜马拉雅山隆起后受惠最佳地带,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自古有人烟,人类活动频繁,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以勤劳、勇敢、智慧的双手同大自然和谐相处,创造文明,创造了古文化、竹文化。遵义是我国古人类和古文化遗址、遗存建国后发现较多的地方。1972年在桐梓县九坝岩灰洞发现距今21万年以上直立人——“桐梓人”化石和大熊猫——剑齿象哺乳动物群化石25种,以及烧骨和刮削器为主的打制石器12件;1996年9月又在桐梓城南马鞍山发掘而距今1~6万年的文化遗存两处,有火塘火坑,近2000件石器,敲骨吸髓后遗存的上万件动物化石,以及用于捕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