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与融合——中国男同性恋者的身份构建.pdf

对立与融合——中国男同性恋者的身份构建.pdf

ID:53274612

大小:330.1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7

对立与融合——中国男同性恋者的身份构建.pdf_第1页
对立与融合——中国男同性恋者的身份构建.pdf_第2页
对立与融合——中国男同性恋者的身份构建.pdf_第3页
对立与融合——中国男同性恋者的身份构建.pdf_第4页
对立与融合——中国男同性恋者的身份构建.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立与融合——中国男同性恋者的身份构建.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3卷(第8期)002380J.ShanxiAgric.Univ.(SocialScienceEdition)No.8Vo1.132014对立与融合——中国男同性恋者的身份构建李强(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天津300204)摘要:当前,中国同性恋者在数量上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受西方男性研究和男性特质研究的影响,学术上很有必要关注中国的男性同性恋者。作为弱势群体的男同性恋者正在努力融入主流文化中,但受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其处境又非常尴尬。中国男同性恋者受西方同性恋运动的影响衍生出其独特

2、的话语,并为其话语权与社会身份认同的构建而努力着。理论上,福柯的话语权理论和酷儿理论有助于客观科学地研究同性恋者的话语及其身份认同,有利于改变社会对同性恋者的观念。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每一个人,同性恋者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分子。关键词:酷儿理论;话语权;男同性恋;身份构建中圈分类号:C91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16X(2014)08-0847—05OppositionandAssimilation:ConstructingGaysIdentityinChinaLlQiang(SchoolofEnglishStudies,

3、TianjinForeignStudiesUniversity,Tianjin300204,China)Abstract:Currently,numericallyhomosexualpeoplecannotbeignoredinChina.Influencedbywesternmefsstudiesandmasculinitystudies,scholarsinChinanecessarilyneedfocusonmalegays.Asoneoftheminoritygroups,gaysarestrug—glingtoassimilate

4、intothemainstreamculture.However,undertheeffectsofChinesetraditionalmoralethicsandpublicopinions,gaysareexperiencingembarrassment.ChinesegayshavebeenendeavoringtOidentifythemselveswiththeirowndiscoursemainlycausedbywesterngaymovement.Theoretically,FoucauhScriticaldiscoursea

5、nalysisandqueertheorydohelptoundertakeobjectiveandscientificresearchongaysidentityinChinatochangepublicattitudeagainsthomosexu—ality.Toconstructaharmonioussociety,homosexualpeoplearealsooneofthecontributors.Keywords:Queertheory;Discourse;Gay;Identityconstruction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体的身

6、份认同变得日益开始,男性特质研究深受关注,并出现大量相关重要。中国同性恋群体应得到社会的认同,其合论著。学术界普遍认为“男性特质”指的是男性法权利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在中国语境中,借助在家庭中独立于女性的控制,强调男性的自治与国外男性特质理论,分析中国男同性恋者的特殊支配。“男性研究把男人看作一个社会群体。’,[1]话语,理解中国男同性恋者的生存状况,构建文(一)男性研究明和谐社会。按照MichaelS.Kimmel的观点,有三种占主导地位的男性研究模式即:“生理学模式”,一、男性研究和酷儿理论“人类学模式”,和“社会学模式”。[2]男性研究和

7、酷儿理论源于西方。美国的男性学术界更加关注“社会构成模式”,男人的男特质研究相对比较成熟。从20世纪6O年代中期性特质构建是一个历史和社会的过程。“人生来性收稿日期:2014—05—11作者简介:李强(1977一),男(汉),山东德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社会性别政治与文化方面的研究。848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3卷(第8期)2014年别可能是男性,但是他形成男人的身份认同要经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过一个与文化相互作用的非常复杂的过程。”[3]男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性研究的焦点转向了“不正常的”男人的男性气发展和

8、教育层次的普及与提高,尤其是互联网的质,如男同性恋者的男性气质。“从属性”是康奈出现与发展,性取向被视为个人隐私并得到保护尔的男性气质四大类型中的一种。“男性中也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