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根本转向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根本转向

ID:5334360

大小:435.7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08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根本转向_第1页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根本转向_第2页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根本转向_第3页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根本转向_第4页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根本转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根本转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1年7月河北学刊Jul.,2011第31卷第4期HebeiAcademicJournalVol.31No.4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根本转向邬焜(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49)[摘要]由于“存在”范畴含义的不确定性,抽象表述的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需要具体化,才能被切实理解和把握。哲学基本问题具体化表述的关键在于对存在领域的具体划分。把哲学基本问题具体表述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的依据在于把存在的范围确定为物质和精神两大领域,这是有史以来传统哲学对存在领域进行分割的一种基本模式。这一基本模式确定了传统哲学的基本

2、论域和一般性质。哲学的根本转向在于对哲学基本问题具体表述内容的变革,其基础则是对存在领域分割模式的创新。迄今为止,人类哲学理论的发展虽然在某些研究领域中实现了研究重点和关注问题的转换,但是在其存在论与认识论的根基上却从未实现过任何根本性改变,这就是对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关系的基本性承诺与具体化解读。因此,人类哲学的发展从未发生过真正意义上的根本性的理论转换。由于把信息概念作为哲学的最基本概念之一引入哲学,信息哲学阐明了一种全新的存在领域分割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具体表述方式,因此,信息哲学实现了人类哲学的第一次根本转向,并因而

3、导致了人类哲学的全方位的根本性变革。[关键词]哲学基本问题;根本转向;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哲学;现象学;信息哲学[作者简介]邬焜(1953—),男,河北省涞源县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信息哲学、自然哲学研究。[中图分类号]B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11)04-0011-11[收稿日期]2010-09-20相关的教科书中有这样的讨论:“严格说来,存在和物一、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层次质并不完全是同一级范畴。从哲学范畴的逻辑序列与哲学根本转向的判据来看,存在才是具有最高普遍性的范畴。……但是,

4、1886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当我们提出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的时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谈及哲学的基本问题或最高问题候,存在同物质范畴一样,已具有在同思维或精神的时,有三种不同的表述:对立中被规定的规定性,它也就被当作和物质是同一[2](P10—11)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层次或同等程度的范畴来使用了。”正是在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对“存在”范畴作狭义化理解的基础上,相关的教2.“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科书总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精神(或意哲学的最高问题”。识)和物质

5、的关系问题”作同等尺度的理解,并将其都3.“唯物主义这种建立在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特看作是哲学基本问题的标准表述方式,有时甚至干脆[1](P223、224、227)定理解上的一般世界观”。将哲学基本问题表述为:“思维和存在或精神(意识)对于恩格斯上述表述的异同,学术界历来有不同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或“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是两类:一类认为三种表述在关系问题”。实质上是同一的;另一类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孙正聿主张对恩格斯所表述的作为哲学基本问表述蕴涵着更为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而“精神对自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中的“存在

6、”范畴作广然界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的表述则只是对义化的理解,并对把“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也当作前一表述的简单化、经验化的理解。造成这种分歧的标准的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的做法提出了批评。他根源在于对恩格斯相关表述中的“存在”范畴是作广说:“‘存在’这个范畴不等同于‘物质’这个范畴,它义的还是狭义的理解。不仅包括‘物质’的存在,也包括‘精神’的存在。”“如国内流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是在狭果把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义上理解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存在”范畴的。如在简单地、直接地归结为和等同于‘精神和物质的关系11河北学刊2

7、011·4问题’,就会忽视甚至无视‘思维和存在’之间的极其在具体解释的层面对哲学基本问题作了多重方式的[1](P224)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因而也就会忽视甚至是丢弃哲表述:“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精神对[3](P138)学自身的极其丰富多彩的理论内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物质和精神关系”的问题。对上述两种意见的评判并不能简单或直接地从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层次的表述?两个不同层对“存在”范畴的广义或狭义的抽象理解中获得。因次表述的异同又何在?要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必为我们讨论的是恩格斯所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所要从恩格斯对“存在”概念的理解谈

8、起。其实,基于唯以,必须将对这一问题的评判还原到恩格斯当年的具物论的基本立场,恩格斯并不把“存在”范畴当作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