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综述.doc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综述.doc

ID:53696010

大小:7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06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综述.doc_第1页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综述.doc_第2页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综述.doc_第3页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综述.doc_第4页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综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综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综述摘要:本文以现代汉语副词小类语气副词为对象,从本体研究、组合研究、个案研究三个角度对三十年来语气副词的研究成果进行考察、综述,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关键词:语气副词研究综述本体组合个案副词一直是现代汉语界研究的难点与重点之一,可以说是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争议最多、分歧最大的一类,语气副词乂是副词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在句法分布上,语气副词不像其他副词总位于动词或形容词前,既可位于动词或形容词前,又可位于主语前,呈现相当大的灵活性。在搭配成分上,其他副词在静态短语层面就能组合,而语气副词则必须在动态句子层次才能组合。例如:“

2、他幸亏找到了路标。/幸亏他找到了路标。”“他难道也会去北京?/难道他也会去北京?”画线部分不能单独充当定语或状语,可以判定该组合不属于短语层面,属于句子,甚至语篇层面。另外,语气副词主要用于命题之外,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其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都与其他副词大为不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副词“倒、难道、毕竟、简直、反正”等都是重要语法点,是汉语学习的难点。《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专业教学大纲》、《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等都把一些语气副词列为语法项冃O然而其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汉语学习者常出现偏误,如“他

3、学习一直很刻苦。昨天病了,倒坚持来上课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所以他以为我爱他。我竟不爱他“小张反反复复地给小王解释了老半天。小王还是不明白,小张毕竟没办法了。”等等。可见,实际教学中,汉语学习者运用语气副词组句组篇、成段表达时问题较多。因此,为深入并开拓汉语本体研究,切实服务教学实践,对现代汉语语气副词进行研究综述是十分有必要的。一、语气副词本体研究综述(一)定义关于语气副词的定义,学术界看法较统一:语气副词指表示对动作行为或所言内容情感态度的一类词,是为表达情感、语气而设立的一类副词。(二)范围在黎锦熙(1924),王力(1943),张志公(1959),胡裕树(

4、1962),吕叔湘(1980),刘月华(1983),张静(1987),钱乃荣(1990)等学者对副词的论述与分类屮,都涉及语气副词一类,但具体范围不一。李泉(1996)在《副词和副词的再分类》中对副词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整理与考察,总结出了665个常用副词,其中语气副词151个,为副词研究提供了基础与范围标准。杨荣祥(1999)在《现代汉语副词次类及其特征描写》中列出130项语气副词。另外,张谊生(2000)在副词分类系统中列出评注性副词(语气副词)158个。(三)地位归属对语气副词词类地位问题的认定,多数学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犹豫不决,其至在不同时期论著中,将此

5、类词归入不同类。如吕叔湘(1982)在《中国文法要略》中将“可、难道”等归入语气词,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又将它们归入疑问副词。绝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它们归入副词,称为语气副词或评注性副词(张谊生,2000);也有人认为应归入助词(吕叔湘,1956,陈望道,1997)。吕叔湘(1956)认为,副词中“有些是限制一个动词或形容词的意义的,有些不是限制词的意义而是表达全句语气色彩的……把后者划入助词不是没有理由的同样有人认为此类词应归入语气词(吕叔湘,1982,文炼、胡附,2000);还有人对这些词的词类归属问题避而不论,如朱德熙(1982)。(四)分类表达语气的副

6、词意义空灵,因此,对语气副词进行分类的学者不多,分类依据差别很大。张谊生(2000)将语气副词称为“评注性副词”,根据其功用分为表传信与情态的副词:也许、根本等;表语气与口气的副词:难道、索性等。李梅(2001)根据词义结构将语气副词分成兼类词,即兼其他类词:并、也、才等;多义语气词:都、又、还;单义语气词:难道、反止、居然等。杨荣祥(1999)根据表达语气的不同将语气副词分为五小类:表肯定、强调语气:的确、果然;表委婉语气:难免、只好;表不定、推测语气:恐怕、也许;表疑问、反诘语气:难道、岂;表祈使语气:切、万万。(五)特点与功能至今很少有对语气副词特点的专

7、门论述,但关于语气副词的特点,学术界看法比较单一,即表达说话者语气及主观态度,属于主观范畴;通常出现在句首或句中谓语前。近年来,张谊生另辟新径,将语气副词称为“评注性副词”,总结其特点为对相关命题或述题进行主观评注。由此,引出越来越多学者对语气副词功能的关注与研究。大多数学者已认识到语气副词在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上的独特性:其他副词的根本功用是对谓词进行限制或修饰,属于短语、小句层面;而语气副词的功能多表现在表达语气、态度、评注观点方面,属于句法、篇章层面。由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基于语用层面研究语气副词。张谊生(2000)认为语气副词具有突出焦点、指明预设、限

8、定指称的语用功能。齐沪扬(2003)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