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文献形态、内容及价值述论

河西文献形态、内容及价值述论

ID:5376783

大小:682.7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8

河西文献形态、内容及价值述论_第1页
河西文献形态、内容及价值述论_第2页
河西文献形态、内容及价值述论_第3页
河西文献形态、内容及价值述论_第4页
河西文献形态、内容及价值述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西文献形态、内容及价值述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88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河西文献形态、内容及价值述论吴浩军(河西学院文学院,甘肃张掖734000)提要:河西文献是指出土、保存和流传于河西地区以及其他反映河西历史文化内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各种形态的文字资料。依据其出土、保存和流传的地点及存在形态,大体可分为汉代简牍、敦煌遗书、黑水城文献、墓葬文献、金石文献、古旧方志及宝卷、民间传说故事、民歌曲艺、方言俗语等七大类。河西文献时代贯通,形态多样,数量众多,内容丰富,价值卓荦,地位特殊,不仅全国其他文化区域鲜有望其项背者,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也难有与之比

2、肩者。河西文献的存在,充分地反映了中国文字记录的丰富、延续和普遍性,也显示出古代中国在文化传播和学术研究上的辉煌成就。保护研究、发掘利用河西文献,是保护传承华夏文明并使之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关键词:河西文献;形态;内容;价值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13)06—0088—06一、河西文献的界定2.悬泉汉简“河西”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记》,其中卷29《河渠书》记1990年至199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敦煌汉代效载:“朔方、西河、河

3、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历史上谷县悬泉置遗址发掘出土木简35000多枚,其中有字简23000“河西”一地曾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指甘青间黄河以西以今多枚,已经整理编号者18000余枚④。这是继敦煌、居延汉简之甘肃省河西走廊为主体,包括青海湟水流域(古鄯州)、内蒙古后,河西汉简发掘的又一次重大成果。这批简牍由于集中出土额济纳旗,延伸至新疆哈密(古伊州)乃至吐鲁番(古西州)的于同一遗址,数量大,特色鲜明,内容又多为邮驿资料和中西交广大地区;一指晋陕间黄河以西的鄂尔多斯高原(包括陕北部通方面的记载,与纯乎出土于烽燧

4、障塞的其他敦煌汉简有所不分地区和宁夏东部一些地区)。本文所论,主要指甘肃省中西同,故学界在进行分类论述时,习惯上单独把它作为一个单元,部的河西走廊,包括黑河下游内蒙古自治区所辖额济纳旗。称之为“悬泉汉简”。悬泉汉简就其数量、内容和发掘工作的科“文献”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学化、规范化而言,都可推许为近百年西北简牍出土之最。简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其中的上最早纪年是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最晚为东汉安帝永初元“文”指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献”指多闻熟悉掌故的

5、人。年(107),主要反映这218年间的有关史实。整体内容以中亚《辞源》给“文献”下的定义是:“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西域、邮驿交通、民族关系、丝绸之路、河西地区的历史地理和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则定义为:“用文字表述的具有历史经济发展为其特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图书资料。”本文所称“文献”,指具有历3.居延汉简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各种形态的文字资料。1930至1931年,中瑞合组西北科学考察团成员瑞典人贝河西文献是指出土、保存和流传于河西地区以及其他反映格曼(F.Bergman)在今额济纳河流域的汉代亭障遗址中

6、先后掘河西历史文化内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各种形态获10200枚汉简④,其出土地点主要分布在金塔鼎新(毛目)以的文字资料。北的双城子,沿额济纳河西北至宗间阿玛之间的汉代亭障遗址二、河西文献的形态、内容及价值中。主要以大湾、地湾、破城子三地出土居多。1972年至1974(一)河西汉代简牍年,居延考古队又在甲渠候官、甲渠第四燧、肩水金关等三处遗1.敦煌汉简址发掘出土19637枚。以后在上述地点及同一地区的其他烽自上世纪初至今,中外探险家和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河西走燧遗址还陆续出土近2000枚。这些汉代简牍都是张掖

7、郡居延廊西部疏勒河流域汉代长城关隘遗址中先后发掘出10批、总都尉和肩水都尉管辖区内的屯戍文书,因发现于黑河下游额济数约2500余枚的汉简。因以汉代敦煌郡范围内发现的时间最纳河流域的古居延地区,故统称为“居延汉简”。为了区别,习早、数量最多,故被称为“敦煌汉简”。这些汉简中纪年最早惯上把发现于1930年、今存台湾的称之为“居延旧简”,发现于者为西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8),最晚为东汉顺帝永和二年1949年以后的称之为“居延新简”。居延汉简不仅数量巨大,(13)。其内容多与汉代敦煌、酒泉二郡的屯戍活动有关,如官内容丰富,

8、而且简牍形制品类齐全,其中仅完整或基本完整的府文件、通缉令、诉讼文书、戍卒的名籍、廪食簿、守御兵器簿以册书就有7O多个,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纪年简最早为及边塞吏卒的私人书信,交易、借贷的契券,还有儒家典籍《易》西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最晚为东汉安帝永初五年(1I1),《力牧》等古佚书残简,是研究河西疏勒河流域的汉代屯戍情前后跨越200多年,是研究这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