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引导妙展示促生成.doc

巧引导妙展示促生成.doc

ID:53781093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6

巧引导妙展示促生成.doc_第1页
巧引导妙展示促生成.doc_第2页
巧引导妙展示促生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巧引导妙展示促生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巧引导妙展示促生成----三究四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新知探究课引导与展示生成性研究地址:湖北省襄阳市大庆路小学邮编:441000摘要:我认为启发引导探究可以贯穿于整个新知探究课之中,可以是口头表达,也可以借助书面语言,方式多种多样。在“三究四学”教学模式之“三究”中,评学阶段以启发引导探究为主。尤其在大展示阶段,如何让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教师的启发引导技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提前做好预设,如:巧借任务条、巧做课件。课堂上根据生成问题巧抓时机、巧评价,使孩子们积极投入展示、听展活动之中,使课堂展示有序、高效、妙趣横生。关键词:启发引导探究;生成;展示;任务条

2、;时机;评价在新知探究课中,展示是生成性问题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思维碰撞最激烈的时候,更是最精彩的环节。在大展示阶段,如何让学生兴致勃勃地探究知识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教师的启发引导技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认为启发引导探究可以是口头表达,也可以借助书面语言,方式多种多样。比如,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幽默风趣的语言,巧妙的情境安排,生动形象的课件制作,都可以看作是启发引导方式之一。因为这些方式都能激发孩子们探究的欲望,帮助他们理解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巧妙的启发引导能达到“润物细无声”、四两拨千斤”之高效。那么,教师怎样启发引导,使孩子们欢乐总动员,积极投入展示、听展活动之中,使课堂展示有

3、序、高效、妙趣横生呢?一、巧借任务条。由于中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偏小,知识能力水平偏低,不能很好地把握要展示内容的重点,也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想出更好的展示形式。因此,老师可以把要展示的重点和形式言简意赅地写在任务条上,孩子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用多样的形式呈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下面我以自己两次教学《重叠问题》的经验教训,来与大家探讨这一问题。讨论时,几乎每组都有一两个孩子在玩耍,或者说笑,甚至下位打闹;展示时,台上被调查的两组孩子用橡皮筋演示时人数多,位置小,挤在一起,乱哄哄的,而且由于抢展导致秩序较乱,搞得我手忙脚乱,学生也心浮气躁,倾听不够专心。这真是与我精心备课所期望的效果大相径庭。

4、这是我第一次上这节课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难以忘怀。经过反思,在第二次上这节内容之前,我对任务条的内容进行了修改。我不但注明展示的顺序号,而且把展示的内容和方法也做了说明:被调查的两组的任务条是“1、我们能借助橡皮筋现场演示调查结果”。其他组的任务条分别是:“2、我能用画图的方法表示调查的结果”,“3、我能把黑板上的姓名卡贴在图中表示调查结果,“4、我会列式解答,并能讲解思路”。我把重叠问题的重难点用多样化的形式做一提示,从直观逐步到抽象,循序渐进,重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展示的最优化。二、巧抓时机。在展示时,如果学生表达有误或者不清

5、楚,老师要适时点拨追问,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规范语言。《重叠问题》一课:在被调查的两组上台用橡皮筋演示调查结果时,只喜欢吃肉的同学被说成了“喜欢吃肉的”,表达时少了一个关键字“只”,孩子们也一直没有发现这个错误。这时,我模仿记者采访站在交叉圈里的同学:“请问,你们喜欢吃肉吗?”“喜欢呀!”然后我就抓住这一矛盾点继续简洁地追问……“喜欢吃肉”和“只喜欢吃肉”的区别已经显而易见了。同时,通过此番追问,学生不但明白了各部分表示的意思,而且也规范了语言,把形象有趣的橡皮筋演示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三、巧用课件。记得刚提倡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课件的使用铺天盖地。甚至,现在有些课堂,多媒体的使用不分

6、轻重,贯穿始终。因此,滥用多媒体,不但影响孩子的眼睛发育,而且容易造成审美疲劳,不易突出知识的重点。可喜的是:在运用“三究四学”去模式化教学时,以学生为主,多媒体使用的依赖性减弱。但是,在学生展示本节知识的难点后,教师可巧用课件进一步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此举事半功倍。《重叠问题》一课,在学生展示各种算法后,我用课件进行总结提炼,设计了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减2”。当学生说到减2时,我用课件演示把集合图重叠部分挖空,学生们强烈反对:不对!是减去多算的2!这时课件演示重复的姓名加粗部分飞出一层移动到时算式中的2处,然后消失。学生充分理解了算理,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所以,在

7、学生展示过程中,教师恰到好处地使用课件,至关重要。四、巧评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三究四学”高效课堂模式中,也特别强调评价的积极作用。在学生展示时,如果我们采用巧妙的评价方式,将会锦上添花。我在上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的内容时,在展示阶段一部分孩子学习劲头不足,质疑补充评价不积极。这不能怪孩子们,一年级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