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镁合剂防治草酸铂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doc

钙镁合剂防治草酸铂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doc

ID:53794387

大小:6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7

钙镁合剂防治草酸铂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doc_第1页
钙镁合剂防治草酸铂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doc_第2页
钙镁合剂防治草酸铂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钙镁合剂防治草酸铂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鈣镁合剂防治草酸钳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本研究对钙镁合剂防治草酸钳神经毒性的临床效果以及草酸钳神经毒性的机理作初步研讨。方法本研究采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04年6月〜2007年4月期间在我院消化道肿瘤内科采用草酸钳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纽•,研究临床应用钙镁合剂防治草酸钳神经毒性的效果。结果临床使用草酸钳导致了近90%的患者不同严重程度的神经毒性症状产生;在加用钙镁合剂组的崽者中,无论是轻度的、急性的神经症状(特别是肢端麻木或感觉减退和口腔咽喉部位感觉异常),还是麻木症状长时间持续、精细动作障碍的II〜III度毒性症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vO.0

2、5);对照纽中有不能耐受神经症状的病例,经即时加用钙镁合剂后,症状缓解明显,之后可以继续化疗疗程。钙镁合剂的应用明显改善了出现神经症状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结论草酸钳可以导致神经毒性症状的产生,钙镁合剂防治苹酸钳神经毒性效果明显,其应用也能明显改善治疗过程中有神经症状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词】草酸钳;神经毒性;钙镁合剂草酸钳是继顺钳和卡钳之后的第三代钳类抗癌药,效果较好,但外周神经病变是草酸钳的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本研究探讨了钙镁合剂防治草酸钳神经毒性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入纽病例为2004年6月〜2007年4月期间在我院消化道肿瘤内科采用节酸钳

3、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钙镁合剂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共&2例,英中,试验纽.34例,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为13〜76岁,中位年龄53岁;对照组28例,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26〜77岁,中位年龄54岁。所有入组患者中胃肠癌53例,其他如胰腺癌等9例。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为13〜77岁,中位年龄54岁。1.2药物和给药方法入纽患者用药方案均以草酸钳为主,草酸钳剂量及给药方法为每个周期第Id按130mg/m2休表面积剂量标准给药,静脉滴注2h,每3wk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后评价化疗效果。试验纽患者在草酸钳化疗的同时使用钙镁合剂:匍萄糖酸钙和硫酸

4、镁各lg,10%繭萄糖酸钙10ml加入5%或者10%的萄糖液100ml中,25%硫酸镁4ml加入5%或者10%匍萄糖液250ml中,输注草酸钳前即时给了钙镁合剂,先快速静点或缓慢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鈣,20min左右完成,之后静点硫酸镁40〜60min内完成,化疗第2d重复给药1次。对照组中患者如出现神经毒性症状明显,患者不能耐受时,予以随时加用鈣镁合剂,剂量和给药方法同前,加用钙镁合剂后以后周期中均加用钙镁合剂,进入试验组。1.3观察方法62例患者全部接受2周期以上化疗。所有患者均每周期用药时评价草酸钳神经毒性。每次用药前后和使用过程中详细询问其是否产生下列自觉症状,包括:肢端

5、麻木刺痛;咽喉口周不适;精细动作如扣钮扣,书写障碍;有无站立即行走感觉异常,等等。同时,进行简单神经系统检杏包括膝腱反射等。将患者情况按照特有神经毒性判定标准分级记录,并详细记录突发的、特殊和较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1.4神经毒性判定神经毒性的判断采用针对草酸钳诱导的独特的神经系统症状建立的一套专门的分级衡量标准:0度:没有神经系统症状出现;I度:短时间的感觉异當,感觉麻木;II度:治疗周期间持续存在的感觉异常,感觉麻木;III度:感觉异常,感觉麻木引起功能障碍。2结果治疗过程中,患者主诉的神经毒性症状按照三度分级衡量标准进行评定如下:寒冷诱发的于足麻木及眼周不适,与麻木相伴的

6、四肢疼痛,进食第一口吋口周不适,均短时间出现,持续时间为一过性或数天,为I度神经毒性;于-足麻木等症状在两周期间持续存在,通帘患者可以耐爱症状,不影响治疗,为II度神经毒性;III度毒性多为患者手足麻木症状长时间持续,并造成写字、扣钮等精细动作障碍及足麻影响患者走路,或者症状严重需治疗缓解或停止治疗者。观察记录每个治疗周期发生的神经毒性症状的同吋,以患者在使用草酸钳治疗期问出现的垠严重稈度的神经毒性症状作为崽者整个治疗过程神经毒性症状总的评价分级。治疗过程屮,对照纽•屮有3例患者岀现肢体麻木,肌肉痉挛及电激样感觉不能耐受吋即吋子以钙镁合剂输注,给药方法相同,进入试验纽.,其中

7、2例症状即刻缓解,另一例症状亦逐渐缓解,使得化疗周期继续,故两纽患者均没有因神经毒性血退纽患者。同时,在桀个治疗过程中,试验纽没有发现钙镁合剂本身引起的毒性作用,钙镁合剂的用药方法是安全的。在试验组,患者神经毒性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无症状8例(23.5%)、I度19例(55.9%)、II度5例(14.7%)、III度2例(5.9%);而在对照组中,神经毒性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无神经症状的病例(0.0%)、I度18例(64.3%)、II度8例(28.6%)、III度2例(7.1%)0对照组患者出现神经毒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