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乡愁 .doc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乡愁 .doc

ID:53846574

大小:4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8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乡愁 .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乡愁 .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乡愁 .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乡愁 .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乡愁 .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乡愁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沙市湘一芙蓉中学语文组备课纸课题:1.乡愁主备人:朱莎审核:初三语文备课组教学目的1.了解《乡愁》写作背景。2.3.4.教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联系背景解读作者的乡愁之深。教学方法1.诵读法。2.研讨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板书设计一、导入新课(课前多媒体播放由毛阿敏演唱的歌曲《乡愁》的MTV。)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根据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诗谱曲改编的。1971年,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时,仅用了20分钟,而酝酿它却花了整整20年。短短20分钟的创作,88个字,凝聚了20年的牵挂惦念,沉淀了20年的爱与愁。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乡愁》,去

2、感受诗人那浓浓的情思。(课件显示:“乡愁”、“余光中”。)二、了解作者诵读感知师:首先请大家齐读课文。(生齐读。)师:同学们都读得非常用心,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老师请大家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这头”和“那头”在口语中常读作“zhèitóu”和“nèitóu”,我们一起再把诗歌第一小节的最后两句读一下。(生齐读。)师:根据汉语拼音规则“,啊”字在句末作语气词时,如果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i时,读做“ya”。这首诗第三节的第一句应读为“后来(lái)啊(ya)”。这几个字的读音,同学们可以在课文上批注一下。(生批注。)师:这首诗抒发的是余光中先生对亲人、对故乡浓浓的思念之情

3、,所以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该用深沉的语调、舒缓的语速来读。下面老师来读一遍课文。(师范读课文一遍。)师: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自由朗读两遍,注意放慢语速,读出停顿。(生自由朗读。)师:我发现同学们已经在自由朗读中不知不觉地捕捉到了这首诗的味道。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遍?(生1朗读,效果欠佳。)师:谢谢你勇敢的尝试,请坐。这位同学虽然在朗读技巧上还有待提高,但他读得很动情、很投入,这正是读好一首诗的基础。还有没有同学愿意再朗读一遍?(生2朗读,效果较好。)师:谢谢你带给我们这么美妙的听觉享受,请坐。这位同学不仅对诗歌的基调和节奏把握得很好,还饱含深情,可见他对诗歌的领悟能力很强

4、。三、品读情感师:同学们,通过你们的朗读,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诗文中作者又是通过哪些独特的词语来抒发这种感情的呢?(生思考并交流2分钟。)生1:四个小节中作者分别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达了不同时期浓浓的乡愁。师:这位同学的发现独具慧眼。我们把诗歌中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具体事物称做“意象”。(师板书:“意象”。)师:这四个意象分别表达他对母亲、新娘、母亲和大陆的感情。我们找四个同学来分别朗读四节诗,体会一下意象中蕴涵的感情。(生读。)师:在他们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人生不同阶段那浓浓的乡愁。这其中最沉痛、最感人的乡愁出现在第3小

5、节,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品一品其中深沉的情感。(生齐读。)师:这个小节的结尾,和其他三节诗在用词上有一个变化,同学们发现了没有?生2:这个小节和其他小节不同的是把“这头”“、那头”换成了“外头”“、里头”。师:你的眼光很敏锐。那这“外头”和“里头”的距离有多远呢?生2:特别远,再也见不到母亲了,是生与死的距离。师:“生死两隔的距离”,说得很对。让我们想象一下,母亲在矮矮的坟墓里静静地长眠,外面站着泣不成声的诗人。我想这世上最痛苦的滋味、最遥远的距离、最永久的悔恨,莫过于这样近在咫尺却阴阳两隔了。那贴着邮票的家书再也不能寄到,依恋与思念再也无法让母亲知道了。我们课前都

6、认真聆听了由毛阿敏演唱的改编自这首诗歌的歌曲《乡愁》。大家或许不知道,当时毛阿敏在录这首歌时,录了两次都没能成功,原因是每当她唱到“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时就痛哭不止,没办法再往下录。当时毛阿敏的母亲刚去世不久,她唱到此处,感同身受,情不能自已,所以不得不停下来。我们应该从这个幕后故事中明白: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设身处地地体察、品味语言,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真正读懂一首诗。那么我们怎样通过“外头”和“里头”这两个词语,把母子阴阳两隔的悲痛情感读出来呢?请同学们自己先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把握好。(一生配乐读第三小节,朗读技巧和效果较好。)师:这位同学读

7、得很动情,效果非常好,并且能够自觉运用“颤音”这种朗读技巧,说明她已经走进了诗人的内心,而这正是品味现代诗歌所需要达到的境界。老师建议大家在读这两句的时候把语速放缓,读出停顿,想象着诗人在墓前慢慢回忆母子共处时光的情景;重读“我”、“母亲”、“里头”三个词,把“外”和“里”两个字略拖长音来读;可以适当运用“颤音”或者“泣诉”这样的朗读技巧,把心头的沉痛之感表达出来。比如可以这样一字一顿地读: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大家再一起试着读一下第三节,体会体会。(生齐读第三节,揣摩体会情感与朗读技巧。)师:我们在读这一小节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读出一个字的味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