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

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

ID:5392304

大小:403.17 KB

页数:152页

时间:2017-12-08

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_第1页
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_第2页
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_第3页
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_第4页
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我们为什么要办教育余心言读了李镇西同志写的教育手记,不由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办教育?或者说,孩子们为什么要上学?不能说过去没有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不但是思想家们、教育家们,而且千千万万为人父母者都回答过这样的问题。可惜许多人的回答过于简单。他们认为,上学就是为了读书。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是为了升学。升了学还是读书。最后的目的呢?找个好职业,过更好的生活。于是又有新的问题出来:读好书是不是就一定能达到这样的目的?怎样才算读好书?分数高是不是就一定等于书读得好?能够教育和受教育,是人类胜过其

2、他生物的一大优势。人生苦短。几十年的实践,加上与生俱来的本能,获得的能力毕竟有限。面对严酷的自然界,实在不足以应付。然而,人还可以通过教育获得前人和他人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并且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于是,人就可以一代胜过一代,并且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短短二三百万年,就从“其异于禽兽也几希”的境地,进步到如今的规模,其前途仍未可限量。在人类的教育史上,教师作为一种专业出现,最多不过几千年(从孔夫子至今不足三千年)。这算是一个里程碑。现代学校的出现,不过三四百年。这又是一个里程碑。这两次大的飞跃都极大地加快了人类进步的速度。教师

3、是天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之功不可没。说教师的职业最崇高,还因为他们生产的产品是世间最高级的产品——人才。人本身就是宇宙间已知的物质的最高级形态。对这个最高级的物质形态进行加工、雕琢,当然是一种最高级的劳动。人对于人自身的认识又还远远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从事人的教育,更是一种艰苦的、带探索性的、后果往往难以完全确定的劳动。为了教育自己的后代,人类在这方面的探索并没有停止过,而且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学校的分类、分级,学科、课程的分设,辅助教学设备以至电化教育设施的运用,实验、作业、考试、实习以及各种有益的教学方法,等等,都

4、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正像人类认识的每一个成果,只要向着好像是同一方向多走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对于教育的领域里许多有用的做法,如果忘记它们只是达到培养人才目的的手段,就完全有可能因为固守这些做法而远离我们的目标。因此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探索更加完善的做法。许多有志的教师正在这样做。李镇西同志的手记反映了这种努力的一部分可喜成果。从李镇西同志的手记里,我们可以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首先是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

5、创事业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在学校里读书,通过读书获得一定的扎实的知识,更需要终身有读书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并且有能力自己学习,有能力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有能力吸取这些知识。这样的人才还要能够正确地处理社会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历顺利和艰难、成功和挫折的考验。他们需要有知识,更需要有理想,有坚强的意志,有优良的品质。这一切都是需要在学校中奠定基础的。李镇西同志认为,这正是自己的职责。其次,使我们强烈感受的是李镇西同志对学生的一腔爱心。这是所有成功教师的共同经验。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

6、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爱孩子,才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地写下那么多手记、札记,为进一步探索教育的规律积累那么多原始的宝贵的资料。李镇西同志对待学生的平等态度,可能是他的这本手记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有的人用“孩子王”的说法来贬低教师。其实,要做孩子们认可的“王

7、”,真是谈何容易!人的成长过程,变数实在太多,因此更需要有众多的有心人用心地探索、研究。李镇西同志的这本手记,就是他的“心灵写诗”。他是把自己一颗火红的心投入到这个美好的事业中的。在这个世纪之交,中华民族振兴、腾飞急切地要求全民族素质提高的时候,出版他的手记,相信会受到许多教师的欢迎,也会受到许多家长的欢迎。同时我还相信,一定还有许多李镇西的同行们,也有他们的札记、手记。我们期待有更多这样的作品出版。1998年5月(本之作者,原名徐惟诚,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现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引言:高扬民主、科学、个性的教育旗

8、帜——我的教育思想历程世纪之交的中国基础教育,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当首推“素质教育”。对于素质教育,已经有许多专家提出了不少精辟深刻、令人折服的见解。我是长期在基础教育第一线从事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因而不具备宏观的、高层次的理论思维,但十多年鲜活的校园生活使我对素质教育不但全身心地拥护,而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