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

ID:5392859

大小:280.1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8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_第1页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_第2页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_第3页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lO巷第lj期20l2年8月淮海:【:学院学报(人义¨会"j’+l扳J\’01.10No.15oLIrn;1lof}hI,IihaiInstinlreof’I、echnology(HlIllⅢfli“es苎S。ciflIScicnccsF【{jli。n)ALlg.20121)()I:10.31)69/i.issn.2095—333X.2012.15.003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王琳博(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l00715)摘要:近年来,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学术研究的发展。学术评价体系存在一定局限性、研究者

2、缺乏学术素养、期刊界的监督力度不够、读者的反腐意识不强以及学术研究的复杂性,致使高校学术不端行为长期以来无法根除。分析认为,完善评价制度,提高研究者素养,加大奖惩力度,强化诚信教育等是遏制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良策。关键词: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对策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33X(2012)15一0007一03近年来,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层出不穷,诸如学术造假、论文抄袭、代写代发等现象司空见惯,屡禁不止,严重破坏了学术风气,损害了学术研究者的利益。本文通过分析学术不端行为存在的原因,旨在纯化学术之风,为学术繁

3、荣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议。一、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概念及表现(一)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概念谈及学术不端行为,我们常常会想到“学术腐败”、“学术失范”等现象。虽然它们和学术不端行为有紧密联系,但它们没有揭示出学术不端行为的本质。有学者认为,学术不端是指编造或篡改数据、研究程序或数据分析,出于欺诈的目的销毁数据,剽窃,在研究项目的申请、实施、报道或评议过程中或其他学术活动中的其他欺诈行为。简言之,学术不端“是指在科学研究与评价过程中,为骗取科学共同体和社会承认而出现的伪造和剽窃行为”Ⅲ。有学者还认为,学术不端主要指学者涉及抄袭、剽窃的不良行为,也

4、指学者恶意的一稿多投∽]。还有的认为,学术不端是指在学术研究中学者违背科学共同体公认的行为规范而做出的种种不良行为。学术不端行为既包括学者由于不了解学术研究的共同原则而犯下的技术性过失(如引文标注的不规范),还包括学者为获取利益而故意实施的抄袭、剽窃行为∞一。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国际上一般指捏造数据(fabrication)、篡改数据(falsi—fication)和剽窃(plagiarism)三种行为[“。可见,学术不端行为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指高校师生涉及的抄袭、

5、剽窃、论文代写代发等违背社会公认准则的不道德行为,它和“学术失范”、“学术腐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术失范是一种因无知或知之甚少而犯的错误,学术腐败是一种权利运作的操作行为,而学术不端行为是当事人明知故犯的结果。(二)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2009年,教育部对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作了具体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1)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2)篡改他人学术成果;(3)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4)伪造注释;(5)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6)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7)其他学术不端行为。这是目前国内

6、对不端行为最为权威的注解。另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对“学术不端”界定为七大行为,包括伪造篡改实验数据,在项目申请、成果申报中做虚假陈述;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成果发表时一稿多投;用不正当手段干扰和妨碍他人研究活动,对竞争项目或结果的审查设置障碍;参与或与他人合谋隐匿学术劣迹;学术评审和项目申报中寻求个人利益;以学术团体、专家的名义参与商业广告宣传,等等。在以上列举的各类不端行为中,高校师生在学术研究中易犯的主要有:一稿多投,将一篇论文改头换面,重新调整结构和顺序投收稿日期:2012一0716;修订日期:2012一08—0l作者简介:王琳博(

7、1984一)’男,重庆合川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原理及高等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研究(E—nlail)wanglinhobeibei@163.com。万方数据淮海l:学院!}:报(人史礼会科学:胍稿发表;“搭顺风车”和做“伪注”等。二、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一)学术评价体系的局限性目前,我国高校学术成果评价体系是以量化考评的形式为主。高校教师评职称、晋升、访学、科研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事,都与高校教师发表论文、专著等学术成果的数量、质量挂钩。在考评他们的科研时,以量化统计的结果作为主要参考。这种评价体系具有操作

8、性强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公平性。但它存在弊端:过分强调论文、专著等学术成果的数量,忽视质量,导致学术泡沫化、资源浪费。如今,某砦高校进行了学术评价制度改革。如复旦大学正在推行的“代表作”制度,不失为一种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和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