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及对策思考

高校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及对策思考

ID:43503210

大小:151.8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08

高校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及对策思考_第1页
高校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及对策思考_第2页
高校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及对策思考_第3页
高校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及对策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校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及对策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12月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December.2011第12卷第4期JOURNALOFBAOTOU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Vo1.12.No.4*高校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及对策思考李晴(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福州350108)摘要:近年来,高校内的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日渐泛滥,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调查,并分析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从完善制度层面提出了遏制高校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学术腐败;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对策近年来,我国高校学术道德滑

2、坡、学术腐败、学业无关的评审及审稿工作,违背客观公证原则以获术不端行为日渐泛滥,揭露国内高校学界学术不端取利益;以学术团体、专家的名义参与商业广告宣传行为的报道也连续不断:黄禹锡造假风波、上海交大等7种行为。2009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严肃的“汉芯事件”、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刘辉、郑州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认定抄袭、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贾士秋伪造学历,成果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造假事件以及浙江大学李连达院士、广州体院许永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伪造注释;未参加创刚院长、辽宁大学陆杰荣副

3、校长、浙江大学药学院副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教授贺海波等科研成果抄袭剽窃风波;此外还有大用他人署名;其他学术不端行为等行为为学术不端量的靠拉关系争项目、争经费,争奖项;对评审评委、行为。我们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工作人员进行贿赂;学术成果搞“友情评审”;甚至蒋寅对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做了比较明确的届伪造学历,伪造所谓的SCI等不良现象象毒瘤一样定,他认为,学术腐败指学术运作中为实现某些学术在高校中蔓延,严重地损害了学术研究的环境,影响或非学术目的而实施的损害学术纯洁性的非学术行了学术的声誉,同时

4、也严重影响了公众对高校的信为,如履历、成果造假、权力寻租、行贿受贿和各种变心,导致高校信任危机。相的利益转移行为。学术不端是指那些为谋求个人一、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届定及表现或集体利益而有意识地违背学术规范的学术行为,[1]目前,我国对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的届定包括学术活动中的各种欺诈和渎职行为。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而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的二、高校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原因分析类型也随着社会与科学的发展在日渐复杂,手段也目前,高校与学术届的这种学术失范行为越来越来越隐蔽。2007年1月中国科协技术协会发布越被社会各界关注,国家也

5、相继出台了规范学术秩《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对学术不端行序,惩治学术不端的制度与文件,但就目前的情况而为作了如下的届定,认为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言,这种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反而屡禁不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止,愈演愈烈。我们究其原因,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主要包括:篡改记录、捏方面:造数据结果、提供虚假陈述、获奖证书、论文成果;侵1.社会人文环境的恶化滋生了高校学术腐败与犯损害他人著作权;一稿多投;采用不正当手段干扰学术不端行为妨碍他人研究活动,对竞争项目设置障碍;参与或合

6、首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在我们生活中的谋隐匿学术劣迹,对投诉人打击报复;参加与自己专地位日益突出,我们迎来了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人*收稿日期:2011-10-26基金项目:民进福建省委2010年调研课题。课题负责人、执笔人:李晴;其他成员:赖浩风、李延风。作者简介:李晴(1972-),女,湖南保靖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科研管理和高等职业教育工作。10李晴:高校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及对策思考们对金钱的崇拜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程度,加之使所谓的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成为一句社会急剧的转型

7、又伴随着多元文化的冲击,原本社空话。会主流价值被扭曲,社会群体的主体意识在失落,我2.高校内部的体制催生了学术腐败与学术不们越来越痛心地看到这个社会的道德蜕化,风气败端行为坏,甚至连高校这座象牙塔,学术界这一片净土也受高校行政化导致学术腐败。近年来,高校管理到侵蚀,往日原本令人所景仰和敬畏的社会良知、公行政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不难发现,在高校民意识和道德伦理已不复存在;原本被视为社会精中,无论是主持课题、晋升职称、获得学术职位、访英阶层,最有社会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也不再坚守自学、评奖、评先等各个方面无不是官员优先,为官之己的良知和

8、尊严,甚至沦失了道德底线,从而使学术后对利益的迅速摄取已有目共睹。因此学者们不再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比比皆是,日渐泛滥。追求“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的境界,其次,由于社会的官本位现象愈演愈烈,政府对追求为官已成为中青年学者实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