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课件.ppt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课件.ppt

ID:54134019

大小:1.39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4-29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课件.ppt_第1页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课件.ppt_第2页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课件.ppt_第3页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课件.ppt_第4页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区农业资源 开发的地理背景高中地理选修二第七单元今日地理工作室之1、本区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2、本区范围是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的全部地区吗?不包括这一范围内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面积较大的平原1、绿洲是指干旱地区因水资源较丰富而牧草丰盛之地,课文中所指的“绿洲”是什么含义?2、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世界大部分地区形成沙漠或干旱草原,为什么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却成为了“绿洲”?自然资源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商品经济不发达非耕地资源利用粗放、经济效益低经济发展缓慢人地矛盾明显农业历史开发悠久人口密度大、增长过快可耕地减少、土地负载重人地关系问题讨论:这样一片“绿洲

2、”地,为什么要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讨论: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摸清“家底”,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优势问题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土壤资源水资源光热水资源丰富、配合好季风活动不稳,气象灾害多发品种多样,产品产出能力较高利用品种单一,潜力发挥小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低产的红壤分布广丘陵比重大,土地类型多样,农业布局立体化水资源丰富,利于农业灌溉和水电工程建设流水侵蚀强烈,增加开发利用难度完成下列人地关系紧张的原因示意图:将下列内容填入相应的方框中:①水土流失②植被破坏③人口密度大④降水变率大⑤地形起伏大⑥薪柴紧张⑦耕地紧张①③⑦⑥②④⑤活动

3、读图7.5及P73—74课文,思考:1、本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严重的生态问题是什么?2、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为什么说本区生态危害比黄土高原地区有过之而无不及?水土流失乱砍滥伐,强取耕地和薪柴而致土地单产高——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大人均土地少——水土流失造成的社会影响大土层较薄——表层被侵蚀后难以恢复江河水量大——水土流失易导致洪涝灾害,而河流中下游往往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读表7.1和相关课文,思考回答:1、概述本区气候资源优势。2、这些优势主要得益于什么因素?3、同样这一因素的特点,决定了本区农业生产中必然会具有哪些气候上的不利影响?4、例举目前人们针对这些问

4、题所采取的减灾措施。水热配合好→季风气象灾害多发——春季低温(春寒)、盛夏干旱(伏旱)等调整农作物种植顺序、发展水利、建立防护林体系等形成了较高的农业气候生产潜力读图7.4,观察思考:2、本区生物资源有哪些方面优势?P723、为什么本区植物品种丰富,产品产出能力强?因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山区的垂直地带性,使该地区具有丰富多样的生物品种,且产品产出能力较高。1、读出各农产品产量所占比例。稻谷糖蔗茶叶柑橘竹材油菜籽松香40.1%38.6%52.6%39.1%92.0%95.%96%——品种丰富;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 →产品产出能力高;产品商品率高1、本区地形有何特点?2、这一地形特征使本区

5、土地资源具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对农业生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丘陵山地比例很大(76%);垂直地带性特征非常明显土地特点含义影响有利不利多样性不稳定性组合性土地类型多样,适合多种土地利用方式和多部门需要坡地上的水土物质易发生变化,改变土地性状(利用不当产生水土流失)地形复杂,各种土地类型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和分层次立体布局生态环境脆弱,利用不当易产生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农业生产读课本P73“红壤的改良”,思考:1、红壤发育的气候条件是什么?南方丘陵山区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发育的自然土壤是红壤。2、红壤的特点有哪些?瘦、酸、粘3、红壤的改良措施有哪些?P734、适宜

6、在红壤地区生长的植物有哪些?茶树、杉木、马尾松等—分别可以采用种植绿肥作物和增施矿质肥料、施用石灰、掺人砂子等措施加以改良河流众多,水系发育水资源丰富地表侵蚀切割相当强烈地表山、丘、盆、谷交错分布建设水电工程发展灌溉农业地形复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增加利用开发难度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7.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一、回归沙漠上的“绿洲”1、成因:特殊的海陆位置、季风影响显著、温和湿润2、问题:人地矛盾突出,自然资源潜力未能充分发挥二、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三、生态建设任务繁重1、严重的水土流失:乱砍滥伐,强取耕地和薪柴而致2、危害单位土地生物生长量和产值高石质山地破坏后恢复困难下游地区多

7、为工农业基地和经济中心经济损失重于黄土高原地区完创意制作:浙江省平湖中学今日地理工作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