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ID:8366514

大小:1.01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3-05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_第1页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_第2页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_第3页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_第4页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单元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7.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本区的位置、范围和与世界同纬度地区比较的区位优势,理解“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之含义及其原因;2.了解本区悠久的农耕历史及其对区域农业带来的影响,理解人地矛盾的主要问题;3.了解本区农业气候、生物、土地土壤和水资源等的优势和存在问题,理解本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4.了解本区水土流失问题及其危害的严重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农业资源开发中严峻的生态建设任务。能力目标通过对本区农业资源优势和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综合分析和评价区域资源优

2、劣的思想方法和能力。德育目标通过对本区水土流失现象及其危害的了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教学重点】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因气候、生物、土地土壤、水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本区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为本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奠定了基础。对存在的各类问题需要在综合开发中加以充分重视,以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教学难点】1.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这是由其特殊的海陆位置,形成季风环流,受其影响下,气候温暖湿润,摆脱了沦为干旱荒漠的厄运。2.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本区人多,经济发达,能源缺乏,使植被遭受破坏,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问

3、题,且其危害甚至过于黄土高原地区。【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图表分析法、启发式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并结合现代教学手段【教具准备】  自制教学课件。也可将多个电脑显示图表画面制成投影片进行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第七单元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新课导入〕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广大。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形成了山区人民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丰富的物产养活了一代又一代山区人民。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在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脆弱的生态系统使这里出现了很多生态问题,从而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上

4、世纪80年代,我国有关部门组织了科学考察队,对南方低山丘陵区进行实地调研,在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解决生态问题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开发实践,取得了可喜成绩。本单元就以此为典型案例,希望大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借鉴其经验,懂得山区宜如何扬长避短,合理开发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课学习〕〔显示板书〕第七单元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电脑显示)《南方低山丘陵区在我国的位置图》,(闪动画面)南方低山丘陵区整体范围,让学生明了该区在全国的大致位置。逐一闪动区域边界,学生说出其地理名称。(电脑显示)图7.1

5、《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大致范围》。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读出本区主要地形区。并邀请一位同学到屏幕前指图讲述,并表述该区范围。(思考讨论)本区范围是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的全部地区吗?如不是,应去除哪些地形区?(小结)南方低山丘陵区仅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的低山丘陵地区,不包括这一范围内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面积较大的平原。这里是我国最为低矮的大面积连片山区。〔显示板书〕§7.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一、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提出问题)绿洲是指干旱地区因水资源较丰富而牧草丰盛之地,课文中所指的“绿洲”是什么含义?(

6、启发引导)电脑显示《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闪动南北回归线。                           第七单元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南北回归线附近的自然带类型,点击若干个区域,依次播放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沙漠、维多利亚沙漠等地景观图。(学生讨论并表述)根据观察,这里所指“绿洲”,是借用绿洲概念,说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在世界回归沙漠带中的特殊性。(电脑显示)图7.1《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大致范围》,闪烁北回归线,(讨论)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世界大部分地区形成沙漠或干旱草原,为什么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却成

7、为了“绿洲”?(启发引导)①简要说明该区的海陆位置;②这样的海陆位置对本区气候有何影响?③本区属于什么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类型?(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南方丘陵山区虽处于北回归线附近,但地处亚欧大陆东南部,东面和南面濒临太平洋的海陆位置,使这里成为世界上季风最显著的地区,形成了温和湿润的环境,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小结)显示表格:回归沙漠带南方低山丘陵区自然环境特 征气候干燥,沙漠或干旱草原景观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温暖湿润环境形成原因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背靠亚欧大陆,东、南面濒临太平洋,深受季风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显示板书

8、〕1.成因:特殊的海陆位置,季风影响显著,温和湿润(提问过渡)这样一片“绿洲”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