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娜访兰教案.doc

袁娜访兰教案.doc

ID:54224637

大小:28.0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14

袁娜访兰教案.doc_第1页
袁娜访兰教案.doc_第2页
袁娜访兰教案.doc_第3页
袁娜访兰教案.doc_第4页
袁娜访兰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袁娜访兰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访兰》教案袁娜教学目标:1、体会父亲以及作者对野兰的喜爱、赞叹和敬佩之情。2、感悟兰的品质,使学生懂得,做人要不失自己的本色,不见风使舵,不随波逐流,要勇敢面对挫折,不在挫折面前低头。3、抓住描写兰的关键词句,通过对比以及联系实际等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   2、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句、了解作者及写作特色等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第19课《访兰》。作者是......师:贾平凹大家并不陌生。我想上课前先谈谈大家对他的了解。(作

2、家生平、代表作及成长背景)师:回忆以前读过的贾平凹写的散文,(他的文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想想作者在语言表达和写作方法上有怎样的特点。(语言以“拙”为美,叠词、长短句、比喻、语言幽玄、语言凝练不拖泥带水、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师总结:全方位了解作家便于大家走进作家心灵深入从而更好的理解其作品的含义。找到了作家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便于我们向作者学习写作方法。师:好,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贾平凹,跟随他一起去访兰。二、品读课文1、师:好的文章越读越有味道,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些什么?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兰草?你又有怎样的疑问?课文一开始写父亲

3、爱兰之心不变,养兰之趣未减,然而此后进山,父亲却“不再带回来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有什么作用呢?(联系下文想与下文的关系)(设置悬念,既激起读者急切的期待,又使行文跌宕起伏,并为下文访兰蓄势。)师:开篇很见写作功底。看来好的文章行文跌宕起伏总能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再读课文(默读、齐读再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积淀语言相机做朗读指导)行文有事情的交代,还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一点不拖泥带水。2、师:作者跟随父亲进山,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体会二自然段环境描写的作用)师:作者用整整一个自然段的文字来浓墨重彩地描写景色,此处的作用是什么?(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本段指导学生反复朗读)3

4、、师:到底野兰美在哪里?到底家兰与野兰区别在什么地方?文中“两个味儿”指的是什么?请默读“我”与父亲对话的段落,边读边勾画、批注。家兰:“家兰叶更嫩、花更繁更大”“样子是似乎太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野兰:“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清妙的兰草”师:作者用淡淡的朴实手法,给我们写出了意味深长话语。作者说:“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两个味你是怎么理解的? (从兰的香味和品格引导)生:山中兰草静处幽静的山谷里,吸自然天地之精华,

5、沐浴阳光雨露,有灵气,有风骨;庭院里的兰草虽然美丽,也有香气,但经过人的侍弄,太媚俗,缺少格调。师:写了两种兰,这种写法叫做对比。味:本来指气味,文中还指两种兰草的品格、气质。读文章时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悟其言外之意这是我们六年级学生必备的阅读能力.4、师:课文学到这里请你说说父亲“倒有了几分愠怒”的原因是什么?师:兰草清妙脱俗,人们却把兰草当成玩赏之物,这样就亵渎了兰花。5、师:在我与父亲的对话中“我”对兰花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对兰花的变化:开始以兰草的外观美为欣赏标准,后来欣赏纯朴不媚俗有灵性的兰草。从作者要挖到不敢挖,可以看我由对兰赏玩的初衷发展到了敬仰的情

6、感。)6、作者“访兰”后受到什么启示?启示:要象野兰一样纯朴,不能如家兰失了真性,献媚处事,降了自己的品格。空谷幽兰,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这里寄寓的深意是:做人要有自己的个性,而不要盲目媚俗。空谷幽兰,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作者这里寄寓的深意是:做人要有自己的个性,而不要盲目媚俗。5、父亲带“我”访兰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和父亲去深山访兰,然后就野生的兰草与家养的兰草的区别发生对话,自然引出父亲希望儿子达到的一种做人的境界:保持真性,不媚俗。)文章从养兰、赏兰写起,又写父亲带我到山中访兰,而实际上,文章的旨趣是探寻怎样做人的问题。通过和父亲去深山访兰,然后就野生的兰草与家

7、养的兰草的区别发生对话,自然引出父亲希望儿子达到的一种做人的境界:保持真性,不媚俗。)所谓“一切好语皆情语”8、作者从自己和父亲的谈话中,更进一步认识了野兰,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请自读最后一段。读后反馈:说说“不敢”“后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抓重点词体会情感,再回到文中情感朗读)贾认为好的语言“要充分表达情绪”,不是如何华丽,而是看起来平淡如水,但蕴含创作者当时当地的情感 (喜爱、敬佩野兰;人生态度:做人要不失自己本色,不见风使舵,不随波逐流;要勇敢地面对挫折,在挫折面前不低头。)怎样的人才叫做有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