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1.doc

课题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1.doc

ID:54230406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5

课题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1.doc_第1页
课题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1.doc_第2页
课题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1.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课题实验方案一、课题的提出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出现有的学生虽然计算速度较快,但错误率很高;也有的学生计算速度较慢,准确率还低等情况。从去年考试情况看,有关计算的分数占80%,看来,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二、假设与目标:1、课题的界定:计算能力指学生数学基本计算中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这个课题旨在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2、中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同时寻找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总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和笔算能力,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对计算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3、具体目标(1)学生目标a、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自觉的学习,养成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b、学生学会自主分配时间,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整体计算能力得到全面提高。c、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2)教师目标a、面对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教师要善于发现,勤于学

3、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有解决新困惑的勇气和本领。b、努力寻求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有效培养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学校特色。三、主要内容及措施:(一)主要内容:1、寻找造成学生数学计算速度慢和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2、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等策略:(1)以口算能力训练为突破口,加强学生口算训练。(2)在重视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同时,对学生数学计算训练重视,训练把握基础性,突出针对性,寻找规律性,强化记忆性,适当综合性。(二)研究措施:31、做好常规教学工作

4、,从细节做起。(1)加强计算教学,上好新授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透彻理解算理掌握法则。(2)平常练习严要求,养成好的计算习惯。(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认真审题、分析的良好习惯。(4)培养学生自觉检查验算,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5)培养总结反思的习惯。让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本,平时作业中的一些错例,摘录在自己的错题本上,并写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经常这样做可以吸取平时的教训,在以后的学习中避免或减少错误的产生。(6)加强练习,运用多种形式(如抢答、游戏、接龙、竞赛、卡片、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使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2.开展教学研究反思活动,

5、在教师日常教学中,不断研究、不断反思,积累教学成功的案例。3、开展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4、每班使用口算卡进行训练。四、课题研究的步骤:1、9月份:调查了解每班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对数学课的兴趣爱好的程度。分析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和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针对问题订方案。<9月底交>(1)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并备好每一课。在数学课堂中要扎实地落实好计算的训练。(2)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分层次进行作业布置。2、从10月份开始,每月月底,每位老师交一份“日常教学中积累的计算方面的成功案例”(简案)。<每月月底交回>3、11月(期中)

6、和2013年1月(期末)相互交流案例,开展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1)对从中所得到的材料分两次期中、期末进行一次全面的整理。<教研组组长整理成册>(2)各班针对性测评,进行前后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形成自主实践和研究过程的新教学模式。(每位数学教师出题验收,写出新的计算策略,上交两份,期中、期末)。4、学期总结,写出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案。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小学生六、课题研究的方法: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等多种方法,以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七、课题小组成员:李柯燃龚超田方祥周青松张宝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