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声声学问大.doc

大鼓声声学问大.doc

ID:54241811

大小:5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5

大鼓声声学问大.doc_第1页
大鼓声声学问大.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大鼓声声学问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纸片顽皮地爬到正在发声的鼓面上,却怎么也站不住(如图1所示),急得他大叫起来……  小纸片:鼓大哥,这是怎么回事?我抖的厉害,站不住也!  大鼓:你站不住就对了。  小纸片:怎么对了?  大鼓:我发声时鼓面在振动,但人们看不清楚,通过你的跳动来反映鼓面的振动,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小纸片:转换法?  大鼓:在设计物理实验时,某些物理量不容易直接测量或某些物理现象直接显示有困难,则把难以测量的物理量转换成容易测量的物理量进行间接测量,或将某些不易显示的物理现象转化为容易显示的物理现象而进行间接观察,这种实验设计思维方法称为转换思维法。  小纸片:图2中悬

2、挂的小球多次被发声的音叉弹开,也是利用“转换思维法”了。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呢?  大鼓:声音的传播靠声波,如图3所示,随着鼓面的振动,在空气中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就是声波。  小纸片:在固体中也能形成声波?  大鼓:声波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可以传播,而且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呢。  小纸片:有声音去不了的地方吗?  大鼓:真空不能传声。  小纸片:“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看来古人真的是杞人忧天了!小芳写的日记也有问题……  大鼓:什么问题?  小纸片: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在我国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落入月表指定区域,成功

3、完成硬着陆。小明看到这个新闻,心情非常激动,为此写了一篇日记,其中有这样的语句“卫星撞击月球表面时,尘土飞扬,震耳欲聋……”。  大鼓:是出错了,在月球上永远没有“震耳欲聋”的声音。不管怎样,“嫦娥一号”卫星的撞击让月球表面第一次留下了中国的痕迹。  小纸片:什么时候能让我们的探月车在月球上“软着陆”呀?  大鼓:一定有这一天的,将来也一定有中国的宇航员踏上月球!  小纸片:快停下来,我都跳晕了。  大鼓:哎哟,忘了你还跳着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